lqs32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qs321

博文

向身边优雅的学术老人学习 精选

已有 4181 次阅读 2024-4-8 08:1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向身边优雅的学术老人学习

刘庆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3月20日上午,学校老干处组织一年一度的离退休老同志春游活动。这次春游活动安排在武汉市周边著名的盛产武昌鱼的梁子湖附近。这次活动参加人员有400多位,其中年龄最大的是91岁高龄的原构造地质教研室杨森楠教授,最小的应该是刚退休人员。我和杨森楠老师认识很多年了,他渊博的构造地质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谦逊低调做事做人品质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这一天,我利用这个难得机会向杨老师学习,向他打听一些学校构造地质学科教授们的治学精神和逸闻趣事。我们一边走,一边聊,除了欣赏杨老师稳健的步伐,交谈中我更惊叹杨老师在耄耋之年拥有如此好的记忆力与清晰的逻辑思维和不紧不慢的语言风格(图1)。在中间一个地方小恬时,我提出希望和杨老师合影请求,杨老师爽快答应,并取下口罩与我合影(图1)。

我注意到杨老师这天春游时将自己收拾得干净利索,尤其给我印象深的是佩戴了一条红色格子围巾,头戴老年学者帽子,让人看起来杨老师只有半百左右年纪,真是一个地道的优雅学术长者的光彩形象(图1)。其实平常碰到杨老师都能看到一位优雅学术老人的风采。杨老师不仅构造地质学研究功底深厚,而且诗词书法技艺高超,在学校校庆及相关活动中提供了大量高水平诗词与书法作品(图2)。在杨老师身上我品味到了中国地质大学教授深厚的人文素养。看到杨老师优雅的老年学者形象,我给一些年轻人发微信:“年轻人要学会欣赏身边充满正能量的长者,这对您们全方位健康成长一定有利。”一位青年才俊回复:“您说的太对了,老师一定要向充满正能量的人学习。”

我在学校数十年的学习工作生活经历中,切身感受到学校许多优雅学术长者的高贵品质与炫丽风采。这些学术老人有一个共同特点:谦虚认真低调做事做人,且外表优雅,尤其在一些公众场合,学术老人们既有学者的风骨,又有谦谦君子风范。例如古生物学家,曾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的殷鸿福先生,我惊叹他对大跨度学科交叉综合研究理念的精辟诠释。我曾以副导师身份应邀协助殷老师指导一位“环境磁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1988年殷老师还推荐我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Hansen教授就K/T界线的磁性地层学合作研究《刘庆生,回忆我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Hansen教授合作经历,2012年9月7日科学网》。他的团队将传统古生物学与地球生物学相结合,让古老的古生物学科换发出勃勃生机(图3)。地球物理学家罗延钟先生年近90依然在专业领域思考相关科学技术问题,还在去年深圳专业学术会议上做长达2小时报告,罗老师拥有的健康身心状态着实让人钦佩(图4)。杨巍然教授与杨森楠教授同一个教研室且同龄,曾任学校副校长,当年他手把手教我构造地质学理论知识和野外实践技能的许多场景恍如昨日浮现眼前。从我与杨老师合影的两张照片上可以看到,虽然相隔37年,然而,杨老师容颜虽老,慈祥优雅气质犹在(图5)。  

    我始终认为,任何人都会面临逐渐容颜衰老的现实,无论富有还是贫穷概莫能外。学术老人的晚年生活本该归于心静如水,优雅洒脱。我在《坦然面对开始的“衰老”,2017年8月24日科学网》文章中提到:“我也认为老年人平常也要注意适度‘捯饬’一下自己,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将自己‘收拾’得干净一点,不要给人尤其是自己的后辈亲人以‘邋遢’的视觉效果。”学术老人干净的外表是优雅品质的基础。这些优雅的学术老人,除了学问高深,平日也很注意外貌形象,即使在休闲时也会穿着得体,彰显“容颜虽老,气质依旧”。优雅的学术老人会在大学形成一道美丽的晚霞美景,他们承载了学校健康发展的厚重历史文化,是学校靓丽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在《聊聊大学校风话题,2024年1月8日科学网》文章中说:“从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记录西北大学几个校友回到母校的一个动人场景。文中谈到:有一天,他(文章作者)和几位同学路过他们的母校西北大学,碰到上学时的一位教授。教授现在年事已高,戴着高度近视眼镜,腋下夹着厚厚的书籍,佝偻着腰从他们身旁走过,他们情不自禁向老师鞠躬问候,并行注目礼目送老师离开,尽管它们上学时教授并没有上过他们的课。”显然,这位虽然身躯佝偻的老年学者依然透露出优雅的学者风采,是值得大学莘莘学子学习尊敬的前辈师长。

2024年4月1日完成,计划4月8日提交科学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3617-1428661.html

上一篇:我国大学入编教师的多样生活
下一篇:我国大学教师帽子人才聘任机制的反思
收藏 IP: 59.174.1.*| 热度|

15 郑永军 徐义贤 郭战胜 许培扬 徐志刚 王从彦 晏成和 周健 王启云 姚伟 徐绍辉 夏向阳 李务伦 刘鹏飞 guest30693358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3: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