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丹江口校办五七地质队
——我大学教师的启蒙之地
刘庆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前些日子,我高中老同学武汉科技大学张教授的夫人高中同学聚会,他夫人家是湖北省丹江口市,从小在哪儿长大并完成基础阶段学习。所以,她们高中同学聚会就在丹江口市进行。我在老乡群里表达:丹江口是我大学教师的启蒙之地,我是在湖北丹江口的学校“校办五七地质队”开始我的大学教师生涯,我深切地怀念她。我曾经委托这位张教授夫人的弟弟前往位于当年丹江口水电职工医院东边一墙之隔的“校办五七地质队” 旧址拍几张照片发我,了却我的思念之情(图1)。看着已经成为废墟的“校办五七地质队”旧址,我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丹江口市目前位于湖北省西部十堰市行政区范围的一个县级市,依然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两年工作生活的回忆文章“怀念丹江口校办五七地质队‘痛并快乐’的工作生活”在学校离退休干部处组织的纪念学校建校70周年文集《我与地大共成长,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22年》中做过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1970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工作的第一站就在“湖北丹江口校办五七地质队”。因为,1969年10月26日国家下发《关于高等学校下放的通知》,要求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3所在京大学外迁,北京地质学院属于外迁的13所大学之一《中国地质大学大事记,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22年》。为此,刚刚恢复工作的高元贵院长带领相关人员在江西,湖南,湖北等省寻找校址,后初步选定湖北省作为学校南迁办学的首选校址省份。为此,与南迁办学相关的重要事务之一就是在湖北丹江口建立学校五七校办地质队,队址为原来湖北省地质局水文地质队队部。校办五七地质队主要承担为湖北省寻找矿产资源和培养地质找矿人才的任务。湖北丹江口市原来属于湖北省郧阳地区的均县,因国家在那个地方将汉水拦截建设了一座装机容量达90万千瓦的当年可能属于全国装机总量第一的水电站而闻名,原来的均县县城已经位于水库中心的水下(图2)。陈安民老师告诉我,1970年组建学校“丹江口校办五七地质队”的教师有的属于当年学校教学改革积极分子,其他教师大多数都在江西省吉安峡江“五七干校”接受工宣队、军宣队和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丹江口校办五七地质队聚集了学校一大批优秀的教学科研骨干教师,其中老教师都是毕业于国内名校,中年专业教师大多数属于当年“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的以优异成绩毕业留校任教教师。其中部分老师为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1952年毕业留校任教老师,例如清华大学毕业的著名矿物学家彭志忠老师,毕业于中山大学物理系的张国雄老师,四川大学数学系毕业的墙芳躅老师,电工电子老师有毕业于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的杨森标和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电子科技大学)的万世吉老师等。由于鄂西北地区矿床主要属于金属与非金属矿产,所以物探系老师中主要为电法与磁法勘探专业老师,他们中有1944年燕京大学毕业留校任教的原北京地质学院物探系副主任谭承泽先生(属于校办队老师中最年长教师,时年51岁)以及学校物探专业毕业留校任教的老师,例如1956届吴广耀(1956届毕业学生是我国自己培养的首批地球物理勘探专业本科毕业生),1957届黄智辉,1959届张桂青,1960届方玉禹,刘崧,陈晦鸣,曾陆海,1961届潘永泰,朱文孝,1964届闫桂林,1965届王家林等老师(图3)。
由于受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简称文革)影响,我们1969,1970届留校人员大学期间许多课程还没有来得及学习,严重缺乏大学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知识。然而由于一部分老教师还处在文革审查中,为此,校办队物探专业负责老师决定我们少数刚留校青年教师在老教师的手把手指导下承担部分教学任务,这是那个时代大学教育的无奈举措。为此,我和袁照令两个1970年毕业留校青年教师承担了物探专业中磁法勘探部分课程主讲任务。至今清楚记得,谭承泽先生亲自组织老教师指导我主讲前的试讲,并指出我试讲中的问题,便于我改进后正式走上讲台《怀念我的前辈师长谭承泽先生,2020年5月18日科学网》。此外,我还在那个四合院的西北角的一个大一点房间里跟随物探专业班的工农兵学员聆听王家林老师(后调任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主任)的“磁法勘探”课堂教学。我为他对“磁法勘探”教材中许多复杂的磁场计算公式烂熟于心中惊叹不已,真不愧是当年北京地质学院优秀学生,1964年他曾经代表学校出席北京市高校先进代表大会(图3)《大学校长楷模-我敬爱的高元贵院长,“我以大学母校为荣文集-庆祝中国地质大学建校70周年”,2022年11月7日》。
在丹江口校办五七地质队期间,我还参与编写磁法勘探和相关实验的油印教材,在丹江口市的凉水河镇在陈晦鸣等老师指导下学习自然电位法(图3)。我直接参与了在郧县郭山石棉矿周边地区的物探专业学生磁法勘探实习。石棉矿往往赋存在一些基性和超基性火成岩层中,而由于这类火成岩中含有较为丰富的磁性矿物,所以具有较强磁性,为磁法勘探方法实习提供了良好物理基础。那时候交通条件很差,从丹江口去郭山通常要坐船到习家店,然后转乘石棉矿区的顺道卡车,有时候赶不上矿上卡车还要在习家店小住一晚。实习期间我们住在老乡家里,中午有时在石棉矿食堂吃午饭。当年初出茅庐,承担的教学工作属于碎片化,但却对我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大学教师奠定了良好开端。所以,我感恩丹江口校办五七地质队工作期间影响与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并对他们表示深深谢意(图3)。
1972年经过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学校决定撤销丹江口校办五七地质队,我们返回北京地质学院原校址。此时,学校有关部门组织教师给我们1969,1970届留校任教人员集中时间上课,完成原来因为文革耽误的相关课程学习。物探系安排一些数学、物理、英语和专业课程的资深教师给我们“补课”,例如数学教授蓝仲雄先生(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地质学院首任数学教研室主任)。丹江口招收的这届工农兵学院的毕业设计由老教师承担,并于1974年初在北京地质学院原校址毕业(图4)。我们迂回北京后,在北京地质学院原址又呆了3年,并于1975年8月底乘专列离开北京来到武汉,开始了武汉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的新生活,同时也开启了我的大学教师生涯新阶段《惜别京城亦荣光,南迁武汉续辉煌—回忆学校南迁武汉办学的点滴往事,2023年12月4日科学网》。
谨以此文,纪念母校北京地质学院建校71周年!
2023年12月18日完成提交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3 17: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