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该如何面对科研“圈子文化”
刘庆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最近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文件。在文件的(十三)部分旗帜鲜明地提到“反对科研领域‘圈子文化’”,并列出若干“科研圈子文化”表现。科研圈子文化是一个老话题,尤其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自古以来看重人情的国度。其实在国际同行之间也客观存在科研或学术圈子,当然通常不存在“圈子文化”。因为作为相对比较纯粹的学术同行圈子,来自不同国度,文化背景差异大,尤其是强调“个性色彩”的欧美国家难以形成具有共同认知的“科研文化”。即使华人科学家同行圈子,由于离开祖国多年,接收所在国文化的“同化”。况且有的人早已融入所在国,对于这些人中华文化主要属于亲情文化。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因此,社会公众依据各自需求形成各种规模特色圈子是一种社会现象,不应该盲目谴责。因为,在以各自利益和诉求形成的圈子,但不一定能形成文化,例如我们辛勤的农民兄弟在异地打工自发形成的“老乡圈子”就是寄托对家乡的思念。“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就是这类圈子特色朴素的表现。所以,“圈子文化”应当属于以读书人为主体的圈子,例如以学者组成的“科研圈子”。当然,这类圈子,尤其是“科研圈子文化”的社会表现极其复杂,良莠不齐。为此,国家发文,惊醒科学界的学术同仁,要纯洁各自的“科研圈子文化”,规范圈子成员的道德行为,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做贡献。
我们反对科研圈子文化,自然是指那些缺乏道德底线的丑陋的“科研圈子文化”。由于这类“圈子”具有文化色彩,它对社会发展带来的破坏不可小觑。这种“科研圈子文化”主要体现在:1、为国家科技部门“出谋划策”时带有明显个人圈子私利。这种“圈子私利”一方面不能为国家管理部门决策提供正确的谋略;另一方面打击和践踏了学术共同体的正气。2、这类“科研圈子文化”严重干扰各级“人才项目”,“科研项目”与“科技奖励”的评审,明目张胆或暗中操作关照自己所在圈子利益,人为制造科技领域的社会不公平。长此下去,少数人的不良行为,将严重干扰我国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的良性发展。3、“科研圈子文化”造成了学术论文评审过程乱像丛生。学术论文是科技知识的载体和重要表现形式,是广大科技人员学习同行先进思想和技术的重要途径。如果由于“科研圈子文化”干扰导致产生一些劣质论文,将误导学术同行,尤其是那些正处在学术成长过程的年轻的莘莘学子。
其实,评价和判断那些是否受到不良“科研圈子文化”影响的成果不难。尤其是那些圈子的“圈主们”,他们把持了很多项目评审过程的发言权。导致通过的一些明显低劣的名不副实项目。我们科技管 理部门多年实行的回避和黑名单制度效果并不明显。例如当某些评审结果公布时,一些明显不符合条件的人和成果获得通过,这时人们自然会责问为什么?如果是学生成果,社会公众一定会归结于他导师的圈子,这就是公示的力量。我记得,在职时,一次学校学术委员会中期考核学校“特聘教授”时,我断然否决了我所在学院一位“特聘教授”,导致他提前结束聘期。因为,这位“特聘教授”在岗期间没有任何显示度成果。他也许怀着侥幸心理,以为中期考核会走过场。为此,一位副院长对我还有一点意见,但是他知道我是为学院好也没有过多责备。多年前,我曾经在拿到一份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审材料时,招呼电话就“及时赶到”。施一公教授曾经表示,他作为项目评审人时,手机上也会不断收到打招呼短信。
“科研圈子文化”并不具有中国特色,她属于学术共同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应当向世界先进国家学术机构那些具有较好自律行为的同行们学习。例如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一位教授在课题组成员提交论文评审结果出来后,忠告课题组那些被拒论文成员:“不要责怪评审人,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我的论文为什么被拒?”。 一位MIT博士后年轻人坦诚地对我说,MIT教授具有高度自律精神,它是MIT源源不断产生高质量人才和高水平原创科技成果的基础。
负面的“科研圈子文化”客观存在,属于我国历史文化中“糟粕”的组成部分。政府治理“科研圈子文化”应该下猛药,就像治理大气雾霾那样要打持久战。当下“科研圈子文化”治理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方面需要进一步规范科技管理部门成员的道德与职业行为。近些年来,在我的印象里,相关部门从严整肃管理队伍和规范职业行为成效显著。记得网络上传播一则典型,一位年长评委误将别人给他打招呼的微信公开而遭到评审管理单位及时处理。诚然,净化科研圈子文化的主体是广大科研从业人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施一公教授曾经告诫清华大学优秀的年轻人:“不要花时间去拉关系,尽全力做研究,以实力取胜!其实,一个人的尊严、学术地位、以及别人发自内心的尊敬,永远不可能靠拉关系获得,只能来源于自己真正的学术修养和贡献。那些天天热衷于拉关系的浮躁科学家,如果没有实实在在的学术成果,即使表面风光,事实上也会被同行(包括一些他拉过关系、关照过他的人)从心里看不起。在学术界,这永远是真理!在美国是,在中国是,在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一样!(在普林斯顿大学做助理教授的日子,2011年2月8日施一公个人博客)”。他的话我很赞成。
2019年6月24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4 11: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