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qs32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qs321

博文

MIT的学术风格 精选

已有 16875 次阅读 2017-5-26 07:53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近日看到一位年轻人的个人简历。按照学术圈内的行规,年轻人的简历主要由受教育经历(本--博)、工作经历(主要是博士后研究经历)、研究方向与重点、论文发表记录(包括期刊论文与会议论文)及一些与学术相关活动记录等内容组成。年轻人的学术经历非常丰富,他在国内重点大学完成大学本科教育后,从硕士研究生开始在海外名牌大学完成系统的研究生学习。博士毕业后,在欧洲和美国多所大学做了三期(每期1-2年)博士后研究,具有丰富的学术研究经历,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科研成果,在国际学术圈子初露锋芒。目前在美国一所大学从事科学研究。  

当我对比年轻人的博士后经历与发表论文记录后发现一个有趣现象,他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一年博士后期间没有公开发表一篇期刊学术论文。然而,在此之前每年大致有1-2篇一作期刊学术论文,还有1-2篇一作会议论文。论文期刊均为专业主流学术刊物,按照目前国内有的学术机构对期刊分类均为一、二区。为此,我与他特地讨论为什么在MIT的一年时间里没有发表一篇期刊学术论文。因为,尽管MIT重视通过“手脑并用”的科技理念,以产生服务国民经济的创新科技成果为特色,但是重要学术论文产出也不少,这从国际学术机构的论文排行榜可以看到。他如实对我说,在MIT那一年,面对学校如此丰富的学术学习交流资源(我的博文:“MIT原来这样牛”进行过适度介绍),尤其是学校开设的一些学术创新方面的课程对他吸引力极大。他简直是“如饥似渴”,“欲罢不能”,并下决心将大部分时间用在学习这些课程上,生怕遗漏了一些名牌教授的课程,其中有的课程属于“科学研究方法论”性质。他相信不是什么人都有机会享受到这样“丰厚”的学术资源,况且发表学术论文是一个学者长期的“使命”,不在乎缺这一年论文。同时他也受到同一个办公室的秘鲁籍博士后的“影响”,他也是不着急发表论文,主要时间花在“科研积累”上。此外,年轻人始终牢记MIT导师的话:“在MIT没有人要求你做什么?要做就做最好的科学研究”,人家对博士研究生都没有对发表学术论文的硬性要求,何况是博士后呢。因此,年轻人在这样的“指导思想”指引下,没有急于发表论文的冲动,而是“稳扎稳打”,夯实基础,全面提升独立科学研究能力,争取“厚积薄发”,他坚信“功夫不会辜负有心人”。果然,在他离开MIT后的次年在专业一流刊物一举发表4篇期刊学术论文(其中一作3篇),还有重要学术会议论文等。

年轻人的这个经历使我联想到我自己在职时的一些想法与做法。我曾经推荐多名学生到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和中科院相关研究所及国外大学读研。在他们离校向我告别时,我总要“谆谆叮嘱”他们:要学会享用这些名牌学校和院所丰富的学术资源和品牌资源,这些资源包括:学术交流资源(千万不要光学术,不交流),教授资源,科研平台资源等。我具体举例说,要设法去听那些来学校访问的各种大牛的报告。而且不能局限于自己专业领域的报告,尤其要注重聆听那些非专业,例如社会科学专家的报告。在聆听报告时,不仅注重报告本身的学术内容,也要注意报告内容的组织编排,甚至报告人的“演讲风格”。这些东西对于你在研究生期间的“健康成长”极为重要,也为日后你的学术“可持续发展”,成为“学术牛人”奠定坚实基础。在某种意义上,这些看似有点“虚无缥缈”的东西,如果你能逐渐感觉到他对你具有积极的正面影响,你就“开窍”了。这比你“急功近利”地发表几篇“不痛不痒”的论文与学位课程得高分有意义的多。在牛校读研一定不能继续“死读书,读死书”,只满足研究生学位课程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学位课程”,那样与普通大学没有多大区别。我曾在博文中说过,MIT之所以牛,只看世界上那些牛人“趋之若鹜”去哪儿访问可见一斑。学术人懂得,能被这些牛校的教授邀请去哪儿报告除了学术交流,也是一种荣誉,可以大大满足学者们与生俱来的“虚荣心”和成就感。

2017526日提交科学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3617-1057153.html

上一篇:学术的魅力
下一篇:我看“圈子”
收藏 IP: 221.234.185.*| 热度|

26 李斌 吴斌 郭景涛 张泳 武昱 周兵兵 刘永辉 汤茂林 冯永春 彭真明 陆泽橼 叶春浓 李帮建 刘远超 黄仁勇 高义 杨小军 雷宏江 肇极 樊采薇 胡宝群 ericmapes biofans chenhuansheng liyou1983 wqhwqh33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20: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