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ng903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feng9038

博文

从崇祯十年版《南齐书》看古书的历史

已有 3031 次阅读 2019-4-5 09:49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萧子显, 南齐书, 崇文院, 汲古阁

         从崇祯十年版《南齐书》看古书的历史

                                                                                         李 沣

在海王邨书市所检的便宜中,有崇祯十年刊印的《南齐书》两册。全书共六册,我只检到头和尾,缺中间四册。就书的内容来说,很不完整,但从研究书的历史来看,头和尾,最重要。

书的开头有:“萧子显《南齐书》凡五十六篇,总五十九卷。”“皇明崇祯十年岁在强圉赤奋若阳月望日琴川毛氏开雕”。全书共五十九卷,这个版本是崇祯十年由琴川毛氏雕印的。

IMG_20190325_084215.jpg


IMG_20190325_084238.jpg南齐,是南兰陵人萧道成在宋末的腐败和内乱中,于公元479年建立的。齐高帝萧道成改革宋末的暴政,提倡节俭,但只做了四年皇帝。齐武帝继位后实行善政,南朝民众得以休养生息。齐武帝死后明帝继位,明帝不“明”,乱杀无辜,501年萧衍灭齐,建立梁朝。齐的历史只有23年,是南北朝时期最短促的一个朝代。

南齐灭亡时,萧子显只有13岁时。在梁朝,萧子显凭着他的才华、风度及谈吐的出众,受到梁武帝萧衍的礼遇和信任,官至吏部尚书。《南齐书》成书之时,南齐的遗臣大多数都还健在,就是梁武帝萧衍本人,也是身历宋、齐、梁三朝的人物,这些人既可为撰史提供活材料,又可对《南齐书》进行检验、鉴别。因此《南齐书》保留了一定数量和原始史料,史实比较可靠。萧子显又是萧道成的孙子。皇孙萧子显写皇祖开创的历史,这在二十五史的众多作者中也别无二人。

据《梁书》和《南史》萧子显传及《隋书·经籍志》,《南齐书》原本六十卷,但刘知幾《史通·古今正史》著录时就只有五十九卷了,说明到唐朝时《南齐书》已佚失一卷,所佚之卷,后人一般认为即“序录”。北宋之前,《南齐书》没有固定的名称,时而称《齐史》,时而称《齐书》。

 IMG_20190323_092438.jpg

崇祯十年版《南齐书》尾页载:“崇文院,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八月十一日,勅节文宋书、齐书、梁书、陈书、后魏书、北齐书、后周书,见今国子监,并未有印本。宜令三馆秘阁见 校书籍官员,精加校勘,同与官勾使臣,选择楷书如法书写扳样,依唐书例,逐旋封送杭州开板。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六月”。

这个记载的内容是:①崇文院,官署名,实际是宋时的国家图书馆。宋初,以史馆、昭文馆、集贤院为三馆,掌修史、藏书、校书。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新三馆建成,次年宋太宗赐名崇文院。时藏书达到8万余卷,为历代国家图书馆藏书之最。②在嘉佑六(1061年)前,崇文院所藏宋、齐、梁、陈等《七书》,都为手抄本,均无印本,因此,宋仁宗皇帝命三馆秘阁官员,对各书手抄本精加校勘,用楷书,依唐例,送杭州开板印刷。治平二年(1065)《七书》校毕付刊。这也就是后世流传的著名的《眉山七史》的來歷。

参予校刊整理的诸臣,为与李百药所著《北齐书》相区别,始在《齐书》前加一“南”字,从此《南齐书》的名称得以固定下来。

IMG_20190323_092407.jpg

崇祯十年版《南齐书》首页为校刊整理者作的《序》,《序》中言:“ 尝试论之,古之所谓良史者,其明必足以周万事之理,其道必足以适天下之用,其智必足以通难知之意,其文必足以发难显之情,然后其任可得而称也。”但因各种原因,能做到者,少之又少。萧子显既是萧齐皇朝的宗室,又是萧梁皇朝的宠臣,所以他撰《南齐书》一方面要为萧道成避讳,一方面又要替萧衍掩饰。例如他写宋、齐之际的历史,就不能直接写萧道成的篡夺之事,只能闪烁其词,微露痕迹;他写齐、梁之际的历史,则用很多篇幅揭露齐主恶迹,以衬托萧衍代齐的合理。这是他作为齐之子孙、梁之臣子的"苦心",也反映出他在史学上的局限性,所以《序》对萧子显也不留情面,曰:“子显之于斯文,喜自驰骋,其更改破析刻彫藻缋之变尤多。”

IMG_20190325_084135.jpg

《序》末尾谓:“臣恂、臣宝臣、臣穆、臣藻、巨洙、臣觉、臣彦若、臣巩谨叙目录昧死上。”因所属之臣,有名无姓,后世多有猜测。著名历史学家陈垣先生为此专门做了考证,陈垣先生曰:多史书谓恂

“为苏洵,殊误;恂,诸本皆从‘心’,《长编》一九五,嘉佑六年十月,有都官郎中孟恂,与王猎并除编校书籍,当即此人。穆者郑穆……宝臣者丁宝臣……藻者钱藻……洙者孙洙或陈洙,觉者孙觉……颜若者赵彦若。”

陈垣先生对“洙”,是孙洙或陈洙,未定。为此,关加福先生专门写了《<南齐书目录序>中“臣洙”之考辨 》一文,他指出:孙洙,“皇佑元年进士及第,┄┄嘉佑初年,朝廷诏以六科举士,包拯、欧阳修、吴奎举荐孙洙应贤良方正科,┄┄嘉佑四年六月,经韩琦举荐,调崇文馆编校秘阁书籍。两年后,即嘉佑六年十一月,孙洙升入馆阁校勘。”因此,“臣洙”为孙洙无疑。

崇祯十年版刻有“汲古阁”三字。

 IMG_20190403_173418.jpg

汲古阁,中国明代私人藏书楼和印书工场,明末毛晋(1599 ~1659 )创办。毛晋嗜读书和宋元精本名抄,早年为诸生,屡试不第,遂隐居故里,变卖田产,于七里桥构筑汲古阁,另在问渔庄和曹溪口构筑两阁,以收藏和传刻古书。毛晋延请海内名士30多人校勘儒家经典,校成后即付刻印。湖州书舶多集于七里桥毛氏之门,前后积书至 8.4万册。汲古阁后有楼9间,楼上储放书板,楼下两廊及前后为刻字匠和印匠居住和工作之处。雇用工匠最多时达数百人。汲古阁刻印的书籍有十三经、十七史等。书版在毛晋时即有10万块之多。所刻书籍校勘详明,雕印精良,称毛刻本,行销全国各地。所刻书目存于《汲古阁校刻书目》等书。

明崇祯十年(1637年) ,毛晋38岁。古人印书,其成本比现在要高处百倍,甚至千倍。印一页书,要刻一块板,费钱费工费时。但古人为了文化传承,仍乐此不疲,后人应引以为鉴。

 

注释;

陈垣:《史源学杂文》第35页,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②关加福:《<南齐书目录序>中“臣洙”之考辨 》,载中国论文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1609-1171544.html

上一篇:海王邨书市检漏
下一篇:纪念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五十周年
收藏 IP: 1.202.193.*| 热度|

7 郑永军 黄仁勇 尤明庆 冯大诚 韩玉芬 陈有鑑 liyou198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8-30 17: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