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zt 共享,交流

博文

PM2.5与尘肺

已有 7155 次阅读 2013-3-8 08:08 |个人分类: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健康可以与钻石比较。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

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另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

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直径小于人类头发的1/10,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其实空气中各种大中小颗粒物对我们的呼吸系统均有危害,但肺脏有自我的清洁功能,大多数的颗粒物都会被清除掉,PM2.5也不例外,可任何事情就怕过度,肺脏的清洁能力也有极限,一旦空气中颗粒过多,肺脏清除不完,就会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肺的运动:

肺脏每天不间断的持续做呼吸运动,正常成人安静时呼吸次数一天竟然是25920次左右。真是很辛苦吧。每次吸入和呼出的气体量大约为500毫升(差不多一瓶矿泉水的量)。

 

尘肺:

尘肺病是由于长期吸入细微粉尘,导致末梢支气管下的肺泡积存灰尘,从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我国法定十三种尘肺: 矽肺、煤工尘肺、电墨尘肺、碳墨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以及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

 

只有进入到肺泡并沉积下来的粉尘,才有可能患尘肺病。一般是指粒径小于5微米的粉尘。吸入到肺泡内并沉积下来,是引发尘肺病的主要因素。

 

能进入肺泡的尘粒,多数小于2μm,大部分被肺内吞噬细胞吞噬,通过覆盖在肺泡表面的一层表面活性物质和肺泡的张弛活动,移送到具有纤毛细胞的支气管粘膜表面再被移送出去。进入肺泡的尘粒有一部分被尘细胞(吞噬有粉尘的吞噬细胞)带入肺泡间隔,经淋巴或血液循环而到达肺及人体的其他组织,引起生理病理作用。

细颗粒物进入人体到肺泡后,直接影响肺的通气功能,使机体容易处在缺氧状态。而且这种细颗粒物一旦进入肺泡,吸附在肺泡上很难掉落,这种吸附是不可逆的。

 

看来,PM2.5浓度越高,颗粒物被吞噬细胞细胞吸收的量越大,患尘肺的可能性越大。

 

目前,尘肺病已成中国最严重的职业病。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累计报告尘肺病676541例,病死率高达22.04%。目前中国至少有600万尘肺病农民需要治疗。

 

下面罗列一些常见的颗粒物诱发的呼吸系统疾病

     1:过敏性鼻炎:大颗粒物(如:花粉,屋尘,螨虫等)

     2:过敏性哮喘:大、中颗粒物(如:花粉,屋尘,尘螨,蒿草等)

     3: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支气管炎):中、小颗粒物(如:吸烟,油烟,化学气体等)

     4:过敏性肺泡炎:中、小颗粒物(如:农民肺,蔗渣工肺,蘑菇工肺,饲鹦鹉工肺,湿化器肺)

     5:尘肺:中、小颗粒物(如: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碳黑尘肺,石棉肺,焊工尘肺)

 

对于“PM2.5高危地带”,要远离,裸露皮肤要勤洗。

1、长时间堵车的地段。

2、长时间呆空调房。

3、停车场。

4、燃煤厂、发电厂等。

5、回到室内立刻清洗裸露皮肤。

6、尽量戴口罩。

 

如果日常有以下两个症状,应注意防止间质性肺病:

1、经常干咳 2、走路或简单运动时感到越来越累。

 

尘肺:

尘肺病是由于长期吸入细微粉尘,导致末梢支气管下的肺泡积存灰尘,从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我国法定十三种尘肺: 矽肺、煤工尘肺、电墨尘肺、碳墨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以及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

 

只有进入到肺泡并沉积下来的粉尘,才有可能患尘肺病。一般是指粒径小于5微米的粉尘。吸入到肺泡内并沉积下来,是引发尘肺病的主要因素。

 

能进入肺泡的尘粒,多数小于2μm,大部分被肺内吞噬细胞吞噬,通过覆盖在肺泡表面的一层表面活性物质和肺泡的张弛活动,移送到具有纤毛细胞的支气管粘膜表面再被移送出去。进入肺泡的尘粒有一部分被尘细胞(吞噬有粉尘的吞噬细胞)带入肺泡间隔,经淋巴或血液循环而到达肺及人体的其他组织,引起生理病理作用。

细颗粒物进入人体到肺泡后,直接影响肺的通气功能,使机体容易处在缺氧状态。而且这种细颗粒物一旦进入肺泡,吸附在肺泡上很难掉落,这种吸附是不可逆的。

 

看来,PM2.5浓度越高,颗粒物被吞噬细胞细胞吸收的量越大,患尘肺的可能性越大。

 

目前,尘肺病已成中国最严重的职业病。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累计报告尘肺病676541例,病死率高达22.04%。目前中国至少有600万尘肺病农民需要治疗。

 

下面罗列一些常见的颗粒物诱发的呼吸系统疾病

     1:过敏性鼻炎:大颗粒物(如:花粉,屋尘,螨虫等)

     2:过敏性哮喘:大、中颗粒物(如:花粉,屋尘,尘螨,蒿草等)

     3: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支气管炎):中、小颗粒物(如:吸烟,油烟,化学气体等)

     4:过敏性肺泡炎:中、小颗粒物(如:农民肺,蔗渣工肺,蘑菇工肺,饲鹦鹉工肺,湿化器肺)

     5:尘肺:中、小颗粒物(如: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碳黑尘肺,石棉肺,焊工尘肺)

 

对于“PM2.5高危地带”,要远离,裸露皮肤要勤洗。

1、长时间堵车的地段。

2、长时间呆空调房。

3、停车场。

4、燃煤厂、发电厂等。

5、回到室内立刻清洗裸露皮肤。

6、尽量戴口罩。

 

如果日常有以下两个症状,应注意防止间质性肺病:

1、经常干咳 2、走路或简单运动时感到越来越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6724-668230.html

上一篇:NASA发布全球污染颗粒浓度地图
下一篇:
收藏 IP: 128.61.23.*| 热度|

1 蒋大和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9: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