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网络,小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fanman 我是少数时,考验自己的勇气;我是多数时,考验自己的宽容。

博文

(转科学新闻上理性版的)北大的中学校长推荐制:连错误都谈不上

已有 2921 次阅读 2009-12-14 08:23 |个人分类:时效网络|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北京大学, 教育公平, 校长推荐制

这是原帖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1886 经过思考后更加理性的版本,刊登于《科学新闻》http://www.science-weekly.cn/杂志2009年第22期上。
北京大学为了探索学生多样化的选拔机制,最近提出采用中学校长推荐少量学生不经高考直接上北大的新模式。虽然推荐制度给了一些“专才”和“怪才”上北大的机会,但这种做法却是弊远大于利。假定校长推荐制确实能招来学有专长的学生,那么北大是否就会因此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呢?很明显,北大和世界一流高校的差距是其自身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而并不是入学时学生的质量不够好。实际上数十年来进入北大学习的都是全国最优秀的学生,根据边际效应递减原理,北大再怎么努力进行招生改革,北大毕业生和学校声誉都不会有质的提高。对于几所希望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著名学府来说,苦练内功,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到提高自身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上,才是逐步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
 
校长推荐制的初衷是为了克服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弊端,进而推进中学的素质教育。这种想法是好的,但目前教育的最大问题是不公平性。推荐制饱受质疑的原因是背离了绝大多数学生在教育上的利益,没有做到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绝大部分学生连参与的权利都没有。推荐制仅仅照顾到了大城市名校中某些偏科发展的同学,结果是教育的天平更加倾向于大城市的名校学生。公平性是我们每一项教育改革的前提和最终目标,从这一点来考量北大的校长推荐制,它连个错误都谈不上。仅有大城市好中学的学生能得到推荐,学校的门槛歧视了那些非常优秀但在差一点中学读书的广大同学。推荐制严重损害了非大城市非名校学生的利益,不仅不会改良中国的基础教育,而且会使广大群众的“名校情结”更加严重,也会加重重点大学在校生中农村学生比例过少的问题。
 
我国的高等教育要和世界接轨,我们也应该学习世界一流大学的入学选拔制度。很多国际知名大学都制定了针对弱势群体的赞助性计划,而且他们发现:即使适当降低对弱势群体孩子的入学分数要求,这些学生毕业以后也和正常标准入学的学生没有差异。上述结果说明大学教育可以对基础教育行为进行矫正,这一点对于我国的高等教育入学选拔机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基础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性导致弱势群体和偏远地区的孩子们在高考中处于不利地位,虽然他们当中很多人非常优秀,但由于家庭或当地的教育水平落后让他们在高中阶段根本无法和大城市的名校学生竞争。如果在北大的入学选拔中,能每年留给全国最贫困地区的贫困学生或弱势群体一定数量名额,那么既体现出这所百年名校在教育事业上锐意改革,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同时也彰显出我们社会主义教育的人文关怀。同时把这一方式作为调节高等教育资源再分配的手段,让更多的大学参与这一行动,就会让弱势群体看到无论他们的家庭多贫困,只要他们努力学习就有机会改善自身境遇。如果北大等名校能抓住入学选拔环节来调和目前由于基础教育资源不均衡性导致的各种矛盾,这将是他们为国家为社会做的一件大事。
后记:昨天看了“丁学良:何谓世界一流大学——在北京大学的演讲(转载)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4387”,有点感触。很多时候,我们面临的问题不是没有解决办法,而是某些人是否有勇气、有能力去做不利于甚至损害利益集团的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4458-278435.html

上一篇:杨元元(老军工之女)自杀是谁的错?
下一篇:我找到中美两国的钉子户的境遇会如此不同的原因了
收藏 IP: .*| 热度|

1 丛远新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0 04: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