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xing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xing9

博文

悼念刘大钧先生

已有 8750 次阅读 2016-8-24 12:39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科学网报道了刘大钧院士去世,37年前(1979)刘大钧先生教我如何打领带的情景历历在目。


文革后,在邓小平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导下, 开始派出留学人员到欧美去学习先进经验。 由于文革十年的破坏, 没有大学生, 文革前毕业的大学生在十年动乱中没有搞科研, 在加上解放后的中学和大学都是学俄语,基本不会英语。 所以选派出国人才时非常困难, 1978年底, 全国对选拔出国人员做了一次英语水平的考试, 中国农科院的规定, 只要考到50分就可达到出国要求, 题目不难,但中国农科院只有4个科技人员考到50分, 最后不得不把考到38分的一位土肥所的科技人员也列入出国名单。


由于种种原因我没有被批准这次全国英语统考, 所以失去了一次机会(当时我能考到60多分)。 紧接着, 农业部决定在全国农业院校和中国农科院等系统中选拔25位副教授或副研究员以上职称的高级研究人员,公派出国做访问学者。 1978年能有副教授或副研究院职称的都是1953年以前大学毕业者,我是文革前毕业的, 基本上都是实习研究员(助教)的职称。 当时我已经被破格申报了副研究员, 但还没有批准下来。农业部到科学院以及北大等学校了解我的情况, 征求他们的意见, 最后把我列入这25人名单中。这些人都是我仰慕的老师辈的知名教授, 我是他们学生辈的人。 第二位年纪轻的比我还大10岁。 但最早联系好出国的就4个人:刘大钧, 北农大的李季伦先生和我(另一位是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姓王的副研究员)。 由于我们4个人是最早拿到美方大学的邀请书, 所以在农业部的安排下, 我们4人一起到美国领事馆办签证。除刘大钧先生50年代到苏联留学过外,其他3人都不知道什么叫签证, 我很紧张, 怕美国签证官用英语问我时听不懂。 刘大钧先生告诉我们如何回答美国大使馆的签证提问。 我第一次带领带, 但不会打领带, 也是刘大钧先生手把手的教了我几次, 才把领带结好。

后来我跟北农大的李季伦先生最早把手续办好, 所以我和李先生是这25位农业部派出的访问学者中最早成行,结伴同行去华盛顿。

1982年底, 我回国后, 在一次中国农科院的会议上见到刘大钧先生, 他很热情的对我问好。 由于专业领域的不同,以后就没有什么联系了。

刘大钧院士永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42008-998379.html

上一篇:什么是洪荒之力?应该是盘古氏开天辟地之力
下一篇:就韩春雨实验可靠性的问题再说几句话:质疑什么?
收藏 IP: 24.0.231.*| 热度|

11 史晓雷 苏德辰 武夷山 李颖业 余海涛 左小超 吉宗祥 姬扬 黄永义 赵美娣 蔡小宁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2: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