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芝加哥大学的教育学家Edward Shils曾经这样说过:
“高等教育不仅为那些有抱负和有才能的人们提供了进取的途径,而且为社会提供了发展经济和加强国防所必需拥有知识的“高级人才”;它还可以把人们(无论他们的才能和品德如何)从贫穷所导致的屈辱和不满中释放出来。”
近日,收到以前的学生L的电邮,报来好消息,他已经拿到了澳洲E大学任副教授的位置,即将去那里任教。这是他博士毕业后,在海外打拼七年后的结果。作为他的导师,我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他的成功再次证明,出身寒门的弟子,只要发奋努力,自己不言放弃,经过打拼,是完全有机会成功的。关键还是在于自己的志向与定力。
应该是在1999年初夏,那时我从国外回来不久,刚刚开张组建自己的团队,得到其他教授的支持,有了招收一个硕士研究生的名额。一天,L来到我的办公室,表示希望能够做我的学生。经过谈话才知道,他的本科毕业于一所比较差的大学,用现在的话说既非985,也非211。我对他的第一印象,至今记忆犹新,完全是一幅毛头小子的形象,内着一件“的确良”衬衫,外罩一件涤纶的运动服(有一点仿阿迪的意思)。我向他询问了一下家庭的情况,在哪里?父母从事什么职业?他好像有些踌躇,我估计很可能是触及到了他的自尊。他可能是家境不好,怕被人鄙视,或者是担心回答得不妥会因此而失去(求学的)机会,只是说“我家在农村”。我大致上猜透了他的心思。于是说,我自己就是来自农村,是从“知识青年”考上大学的,上大学之前,我是农村户口。L家远在江西革命老区的农村,生活困难,离井冈山不远,当年“十万工农下吉安”的地方。
L的本科学历学校不够好,许多专业课都没学过,或者学得很浅。好在他在所里读硕士期间,经过自己的努力,把一些东西给补上了。L入学后,在班上也未被同学们看好。可是他下室工作后,上手很快,自己很努力,特别是善于管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效率很高,很快地得到了一些数据,并发表了英文论文,成为同届学生中的“黑马”。博士生中期评估时,他拿了个A。硕博连读的六年学习后,经我推荐,获得了德国洪堡奖学金的资助,作为博士后在德国又工作了两年多,期间也有较好的产出。更重要的是增强了自信心。他曾经对我说,(出来一看才知道),徐老师,我们组很强啊!
L在德国的博士后工作结束后,又在澳洲拿到了继续做博士后的offer。就本人而言,我更欣赏年轻人满世界去冲一冲,闯一闯,看看世界有多大,有多么精彩。为什么不去利用“开放”的大好政策?至于,找工作,要立足于全球,坚定“天生我才必有用”、“我为世界而生”的信念。不欣赏那些目光短浅,胸无大志,“宅”在国内,恋家的年轻人。好男儿当志在四方,大丈夫当四海为家!L的成功很重要一点是他自己能够坚持,不言放弃。
我所招收的弟子,几乎都出身草根、平民。我经常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奋斗,去改变自己的生活,超越父辈们的社会地位。用自己的成功回报父辈、回报亲人,让下一代生活得更体面、更有尊严。“王侯将相,宁有种呼?”。生活的困难是暂时的。令人遗憾的是,真正有定力,能够自信地坚持自己的梦想,走自己的路者,还是少了点儿。 有的则是“梦点”太低。
相关链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5 15: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