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周三(
6月29日)上午,在研究生大厦聆听了美国MIT电机(double E)与物理系教授Mildred Dresselhaus的报告:“My 50-year Adventure with Carbon”。Dresselhaus教授曾经担任过美国物理学会主席和美国能源部科技办公室主任。记得10多年前她曾经访问过金属所,期间我还参加过一次对她的宴请。她给人的印象就是那种典型的学者,衣着俭朴,淡薄名利的科学家。当时,给我印象极为深刻的是,用餐时,由于她对筷子控制得不太好,有时会夹不住菜,但她仍旧会将掉在桌上的菜再次夹起、享用。显然,她不习惯于浪费。
这次的报告是所谓的“中国科学院爱因斯坦讲席教授计划学术报告”系列。好像她对为什么要用“爱因斯坦”这个人来命名这个讲座(lecture)系列不太理解(显然,那个姓“爱”的犹太人与我们中国没“神马”关系,按照惯例应该是以本国最有名的科学家来冠名,或者是资金上的赞助人。而咱们中国的思维方式或许是,我就是不怕大,我管你是哪一国的呢?我用老爱冠名,就是封了顶,看你谁还能跟我抢?)。所以她试图在开场白里不得不也提及一下那个爱因斯坦博士,以便将“爱因斯坦-她本人-碳”这三者联系起来。她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在他毕业后,在瑞士专利局工作的那段日子里完成的。那时他还没有找到正式的工作(可能指的是教授的位置)。所以,大家毕业后(一时)找不到工作也不要担心害怕。
报告后的讨论,学生们的提问还是相当踊跃、积极的。有几个问题比较有意思。譬如:
如何能够在科研上取得成功?她说,她读博士那会儿,就她一个是女性。很多人都认为她走不了多远,奉劝她去干别的算了。但她自己确实喜欢做science,于是就坚持下去。那个时候(50或60年代)她就开始研究碳材料,而且当时做这方面工作的人还很少,只是到了后来依次出现了富勒烯、纳米管、石墨烯等新结构的新材料。
如何选择研究题目?我将她的回答概括为,自己感兴趣,自由探索。
如何处理好家庭(生活)与事业的关系?问这个问题者是位女学生。她回答说,她的丈夫非常支持(理解)她的工作,他们一共有4个孩子。他丈夫很喜欢带孩子。”I am lucky. I got a right man.” (这是一种十分典型的美国式的思维模式。)
其实,她的人生与学术研究经历,再简单平常不过了:兴趣!兴趣决定一切。在有兴趣的前提下,无论在“功名利禄”上成败与否,都不再重要,他/她的人生都是快乐的。真正的科学家原本就是如此。
这一回,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件小事儿是,她老人家脚蹬一双黑色的旅游鞋(好像是“Newbalance”)。看上去简约而舒适,……..。看来,科学家的富有不过是在于她的知识、睿智与精神而已。
相关链接
http://www.imr.cas.cn/xwzx/xshd/201106/t20110617_3289527.html
http://web.mit.edu/physics/people/faculty/dresselhaus_mildred.html
(照片谢绝转载)
(照片谢绝转载)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9 04: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