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坚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xu IMR,研究员。探究真理,传播知识,弘扬博爱,快乐人生。

博文

一次座谈会:“少侠”们的出路? 精选

已有 9264 次阅读 2010-2-6 12:40 |个人分类:科研感悟|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人才培养, 学术环境, 青年科学家, 金属所

春节来临之前,实验室领导安排了一次“青年学术骨干座谈会”。与室里工作的青年科学家和“Fresh PhD”(70后和80后们)进行了交流。大家就年轻人应该如何成长交换了意见。讨论比较多的一个话题便是“科学研究应该如何选题?”其实,不论是新人(junior),还是老人(senior),对于科学家这个职业来说,这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所要研究的题目永远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但在这种场合下,说得意思大概是“选题决定成败”。
座谈时,有人提到了我过去的一篇博文“少侠立足江湖的两种模式与选择”,为自己选择哪一种模式感到困惑和不决?也有人认为我们的仪器设备还不够先进。对此,以前也曾经在“我们用先进的仪器设备都做了些什么?那篇博文中涉及到这个话题。
一个单位的领导人能够关注年轻人的成长,说明他们是有历史责任感和远见卓识的。然而,一个学术单位的发达能否长盛不衰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这个问题颇为值得思考,也很有意思。其实,这种发达与辉煌的演变很可能像是足(篮)球赛。一代球星可以让一个球队辉煌个十多年。正是那:十年“尤文图斯”,十年“AC米兰”;乔丹的退役,带来的便是“芝加哥公牛”的暗淡。此一时,彼一时。其关键在于谁能够拥有顶尖级的人才。而顶尖级人才的来源无非是两条路:一是重金购买“大牌”。这条路成本高(这说的不仅仅是花的银子,也包含了对打破原有资源配置平衡带来的动荡);二是慧眼识金,购买“潜力股”,将一些有潜质的好苗子培养成为真正独立、有竞争力的“腕儿”。这条路成本低,周期长,难点在于能否看得准。其玩法只能是选一批苗子,靠“自然选择”,优胜劣汰。而不是养一批“啃老族”。
我想对“少侠”们说得是,除了关注学术上的选题之外,对学术界游戏规则和生存法则的了解也是不容忽视的。那种理想主义、完全按照个人兴趣、独往独来的科学研究是幼稚、不切实际的。路途十分艰难,不好走的。对于这一点,其实在科学发达的西方国家也十分关注这方面的教育。在此,友情推荐三本书供参考。当然,这些书中的观点完全是在西方国家的体制和文化下的产物,与中国的国情有很大不同。当下只能是参考,而不能全然照搬,否则还是要吃亏的。
1)《有了博士学位还不够——科海沉浮指南》


       2)《谁想成为科学家?》


3)《规则与潜规则:学术界的生存智慧》



 
相关链接:
 



(图片来自网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3234-293068.html

上一篇:一轮“Journal Club”过后
下一篇:虎年大拜年!
收藏 IP: .*| 热度|

19 武夷山 赵星 刘全慧 鲍得海 朱志敏 王德华 罗帆 蒋敏强 杨远帆 梁建华 杨顺楷 吕喆 魏东平 苗元华 柳东阳 蔣勁松 李学宽 yuxing628 hitmsezhang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16: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