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是教育的灵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yc 原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教授,著有《创造思维》等书。

博文

电脑使老年人焕发青春

已有 3181 次阅读 2011-9-15 16:06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青春

电脑使老年人焕发青春

汪育才

走进新时代,生命放光彩。要使生命之树常青,就要不断地维护浇灌。人要精气神,就得不断学习,学以致用,与时俱进。在信息社会里,在电脑无处不在的地球村里,你不要说进入宇航的世界,即使在“村”子里,没有电脑的知识和不善于使用“互联网”这一现代工具,你将会感到十分的孤寂,百分的无能, 千分的无知,万分的无奈!

“电脑”也是一本书,一本新时代的“教科书”。汉朝刘向所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任何事物无不具有两面性,连一枚硬币都有正反面,单有一面的硬币是没有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人的一生要学习不少的知识,许多知识都处在不断的更新之中。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这应该是我们大家的座右铭。

     本人1994年退休至今,转眼间近18年了,相当弱冠之华年,“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这些年,我主要学了一些书法知识,也“一知半解”地学会了摆弄电脑,为我的老年生活添加了无穷的乐趣!

     我现在是中国老年书法研究会会员,辽宁省老年书画研究会艺术委员会委员,大连市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创作研究员。大连海事大学老年书画研究会会长。长期艺术实践的磨练,在书画领域也算小有名气,荣获了许许多多的嘉奖,如20101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的嘉奖令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联合开展的“第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化奖’”评选活动,鉴于您杰出的艺术创造力、精湛的技巧及突出的创新观念和艺术作品的社会价值,特授予“最佳成就奖”。我的名字和作品已被载入《中国当代书画家润格大典》,国际统一出版社,20027月出版;《世界名人录》第一卷,香港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暨中国经贸出版社,19975月出版;《中国世纪专家·第三卷》(第一、二卷分别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录),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6月出版,其他还有各种报刊、杂志、画册等等,恕不一一列举。

     2008年我在科学网上开通了“汪育才的博客”,至今来访者以逾240000之众。我可以在自己的网页上,写通讯、发评论、登文章、展作品——我把此戏称自办个展,这种不花钱的自办画展,灵活性大,影响面广,交流互动,生动活泼,极大的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充分的发挥了自己的潜能,对社会能有所奉献,使自己颇有一点成就感。

     由于我是一位退休的大学教授,我一生所钟爱的教学工作,早萌芽于我在中学就读的“行知中学”,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创造教育”理念,深深扎根在我的脑海之中。在大学从教的航海专业的专业课《船舶辅机及系统》,也使我经常有机会去海上航行,到达过亚、欧、非许多国家的世界著名港口,饱览了世界各地风光,为我对于“创造思维”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养料。上世纪90年代,学校领导让我为全校青年教师开设“创造思维”系列讲座,并于1993年公开出版了我的《创造思维》一书,为迎接海大教育的大发展以及对于推动我国高校发展创造教育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0096月我校迎来了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及大连海事大学建校100周年的盛大节日。在此前后,学校再次深入广泛地开展创造教育的宣传教育活动。我国航海教育史上第一艘远洋教学实习船“育鲲”轮建成并投入使用,她的教室的舱壁上首次镌刻着我们海大人自己的教育理念“创造是教育的灵魂”,用中英文对照,署名汪育才。正如201011月出版的《大连海事大学校友回忆录第三卷》的有关文章中所述,“育鲲”轮将带着这一对培育创造性人才的理念和对新世界无限美好的祝愿航行在世界各地。现在“育鲲”轮已出访过印尼、新加坡、韩国、越南和祖国的宝岛台湾,使每一个海大人都深感幸福与自豪。

     随着网络和博客的开通,以及各种书画活动的展开,黄山育才每天都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精心耕耘着我的一片蓝天和一方沃土。学生常对我说,我们都是您的“粉丝”,您在校园里的书法和在网上的博文,永远是我们最美的享受。

     感谢我们伟大的时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我们才能懂得什么是电脑。他是人脑的产物,更是人脑的外化。我们千万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不要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擦肩而过,有失良机。世界是他人的,也是我们自己的。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全靠自己救自己,解放万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3222-486665.html

上一篇:晨读
下一篇:朋友的朋友也是我的朋友
收藏 IP: 117.72.48.*| 热度|

4 陈小润 吕喆 杨正瓴 刘立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1 14: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