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是教育的灵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yc 原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教授,著有《创造思维》等书。

博文

[转载]温故知新,百看百美,博主美文,久久弥新

已有 1145 次阅读 2021-6-6 07:29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生活其它|文章来源:转载

皖南寻秋奇妙绝美之旅(一):探访云上村庄木梨硔 精选

已有 7962 次阅读 2016-11-22 18:37 |个人分类:走遍天下|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皖南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跟随一村网皖南寻秋,短短两天时间,经历了奇妙绝美的旅程,一幅幅美景至今还在眼前晃动,故记录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北京的秋已近尾声,皖南的秋色正浓, 我们是追秋追到了皖南。

行前看天气预报,黄山市周边天天有雨,想必看到的只是烟雨茫濛的皖南,一村网的工作人员一再提醒我们带雨伞、雨披。想想雨游的感觉也挺好。听说南方说冷就冷,厚衣服带的充足,薄衣服准备不足,结果,此行没少流汗......

有了高铁,出行就是方便,春天曾坐高铁到婺源,感受油菜花开满山的美景,这次是坐同一条线路的高铁,在婺源的前一站黄山北下车,目的不是登黄山,而是寻找这里的最美秋色,重点是塔川——不久前才熟悉的地方,据称那里有全国四大最美秋色之一。


徽派建筑、微文化集中于皖南,这里是古徽州的地界,黄山市的四县三区自然包含在内,本来黄山古称徽州,既是徽商故里,又是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这里的秋色一定包含粉墙黛瓦徽派建筑等等,寻访明清时代的古村落,感受穿越的意境。。

19日一早,大雾弥漫中我们开始寻秋的第一站,到休宁县溪口镇探访高山村庄木梨硔,这个地方以前真没有听说过,甚至连硔(hong)的读音还是现查的。互联网时代,人出名快,景点出名也是一样,一张获奖的美照,几篇博客,就可能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一夜成名。现在的摄影爱好者已经不削于到人多的景点拍照,专门寻找有景色的僻静之处怕作品。

许多地方成名了往往就失去了往日的宁静,人们会涌涌而至,好在木梨硔这个地方因为交通不够便利(狭窄的山路旅游大车无法通过),相对保持了一份古朴安宁。虽然是周末,游人并不多。这里没有大门,不受门票,却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山下阴天、大雾,原本对看美景没抱太大希望,这次出门甚至没有带单反相机,也没有带微单,只带了普通相机。后悔了。因为担心下雨,在山下买了一次性雨披。

因为道路限制,我们乘坐的的小面包车停在了距离村庄约五公里的地方,然后徒步向村庄进发。头天刚下过雨,道路有些泥泞,还得随时躲避路过的小车,好在两边的风景不错,山的绿化覆盖率很高——黄山这地方的绿化覆盖率可达到90%以上。

约一个小时后,我们终于到达了山顶的村庄,此时,太阳穿透云层,洒满了村庄山地,我们到达第一个观景平台,十分壮观的云海出现了,远处的山和建筑渐渐变得清晰起来,而且景色快速变幻着。看到眼前的云海美景,大家连连发出惊叹。

木梨硔村建在三面悬空的山脊之上,据说已有300年的历史,是个只有百多口人的袖珍小村。由于建在高山之上,景色独特,经常出现云海,故有“云上村庄”之称。

山村所处的地势突兀,几十户人家的房子层叠了好几层,远望过去犹如用房子筑就的“梯田”,形成了一幅绝妙的立体画面,房屋无一例外地都保留着徽派建筑的原汁原味。感叹这样一个交通不便的小山村,不算简单的徽派建筑是如何落户这里的。老天帮忙,我们看到了这里最美的景色。

村子里随便走一走,发现这里由于山势的特点和房屋较密,各家各户门口的路面都非常狭窄,我们经过了几处宽仅米余的青石板路,在悬崖边上,我们看到了一排排原木架,上面放着圆形的笸箩,里面是小米椒,名曰“晒秋”。崖边树下挂着晾晒的腊肉,远处的云海、近处的秋叶,还有帅哥美女,构成了一幅幅绝美的画面。

远处,蓝天下的民居冒出青烟,可惜转瞬不见了。没能拍下“粉墙黛瓦青烟笼”的画面。

小村的百姓悠闲中时而透着劳碌,我们品尝了黑芝麻糍粑,很久没吃了,现烤的,很香。

山中只有雾,云海,黄山百姓不知雾霾为何物。高山村庄的美景和空气的新鲜令我们流连忘返。下山的路上,云雾渐渐散去,气温骤然升高,汗流浃背......心中默默祈祷:下午的塔川之行,希望老天帮忙,让我们看到最美的秋色。





         上山之路,对随队的年轻人来说,这根本不算什么





            沿途的风景,雾很大,不过太阳就要出来了



           竹林随处可见



           路边的发现,植株上编制的完整的蛛网


           壮观的云海



            云上村庄



           太美了



           流连忘返






           古朴的村庄


           忙着做糍粑的村民,我们一下买了十个,2.5元一个



           惬意的猫咪



             忙绿着



            秋色



           晒腊肉

       晒秋(小米椒)

           

           猫咪也一起来晒一晒。这个村只有一家养猫,据说猫咪们长得都很像,免不了近亲繁殖



           蓝天、白云、云海



          山上有农家乐,可以住在山上,很多爱好摄影的人有此选择。不多的人家,可以靠旅游生存了





相关专题:游记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吕秀齐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38991-1016181.html

上一篇:北京三里河,不仅有银杏大道
下一篇:皖南寻秋奇妙绝美之旅(二):乌桕助力塔川最美秋色

收藏

当前推荐数:21 推荐人: 蒋永华 李学宽 曾泳春 郑永军 孙启高 武夷山 章雨旭 王伟 汪育才 张海权 陆泽橼 吕洪波 鲍海飞 史仍飞 张珑 吕喆 王桂颖 aliala xlsd zhang3110 huangshan

推荐到博客首页

发表评论评论 (9 个评论)

  • 回复 |赞[5]汪育才   2016-11-23 09:25


  • “谁不说俺家乡好!”,借歌词一用。为博主吕老师的好文笔点赞!大家一般都到黟县的西递和宏村去观光,如果有一天,网上也能看到西递旁边的横岗村(生我养我的地方)的报道,那我黄山育才就太高兴了!!!  其实,我那横岗村的父老乡亲们就不能来点徽毫泼墨自领风骚吗?祝老乡们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 吕秀齐 回复 汪育才 : 谢谢汪老师,祝您的家乡越来越好,有好的资源我们应该多宣传出去

    2016-11-23 21:311 楼(回复楼主)赞|回复

  • 回复 |赞[4]孙启高   2016-11-23 07:57


  • 好啊,到我老家那边去了
    ===========
    看了图片--眼馋嘴也馋
    ===========
    有些学者认为,青藏高原的剧烈抬升造就了中国的亚热带,其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很独特

  • 吕秀齐 回复 孙启高 : 哦,您的家乡真美,真的不虚此行。

    2016-11-23 21:321 楼(回复楼主)赞|回复

  • 回复 |赞[3]xlsd   2016-11-23 07:56


  • 图文并茂 

  • 吕秀齐 回复  : 谢谢!

    2016-11-23 21:331 楼(回复楼主)赞|回复

  • 回复 |赞[2]孔向阳   2016-11-23 06:46


  • 非常美。光圈不对。

  • 吕秀齐 回复 孔向阳 : 谢谢。这次遗憾没带单反,手机和佳能普通数码拍的,不太理想,希望有机会再去拍

    2016-11-23 21:351 楼(回复楼主)赞|回复

  • 回复 |赞[1]吕秀齐   2016-11-22 19:30


  • 为啥无论怎么弄,文字格式都不统一呢

1/1 | 总计:5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 跳转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3222-1289922.html

上一篇:向冯向军教授问好,回放旧作
下一篇:万物生长靠太阳
收藏 IP: 59.109.18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0 20: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