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rongl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urongl 凡眼看花

博文

火焰般火红的非洲火焰木花朵

已有 9378 次阅读 2012-3-23 21:22 |个人分类:热带花卉|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中国, 非洲, 无忧花, 照片分享

火焰般火红的非洲火焰木花朵
 
在热带非洲生长着一种开着火焰般美丽花朵的大乔木,现在早已落户在我国南方热带城市,它就是紫葳科植物--非洲火焰木。
说起在我国称为火焰木的树种,目前我所知道的有3种,并且分布在3大洲,属于3个科的乔木树种。除了非洲火焰木以外,生长在澳洲的1种称为澳洲火焰木的,是梧桐科乔木;还有1种是生长在我国西南以致东南亚的火焰木,我们一般称其为中国无忧花。非洲火焰木和澳洲火焰木都是近年引进的园林观花的热带树种。可惜澳洲火焰木大量开花的还不多见,因此我分别用照片分享一下所记录的非洲火焰木和中国火焰木(无忧花)这2种(中国无忧花下次再分享)。
引进我国后,非洲火焰木生长很快,也很容易开花;只是有点不很耐寒,在2008年南方低温天气过程中湛江也有很多这种树木受到严重寒害。也有很多受寒害但地上部分保留有芽位的树桩又重新恢复生长并成为一株大树苗。
非洲火焰木比较容易开花,好像除了炎热的夏季外,其它月份都会开花,但较为集中的开花时段是每年的11-1月和3-5月份,并以春季的花期较为集中。开花后每一朵花都是那样火红,那样艳丽。据百度百科介绍(备注:),这种树也有一个有点像我国的梁祝一样的爱情故事呢。
1.

2.

3.

4.

5.

6.

7.

注:

民间传说(http://baike.baidu.com/view/47028.htm

很早以前,西村有个美丽的小姑娘。因为她美丽非凡,人们忘却了她的名字,都叫她美人 美人一天天长大了,上六求婚的人络绎不绝。父母很高兴,决定将她嫁给一个有牛群、羊群、花园和奴仆的酋长。但他们万没有料到,她执意不肯。她说:我不爱靠别人养活自己的富人,我爱那个勤劳勇敢的叫杜图的年轻人。杜图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他种的饭蕉长得特别好,用饭蕉酿的酒特别香。他是有名的弓箭手,曾只身到丛林捕杀一头害人的班豹。 酋长听说美人不愿嫁给自己却愿嫁给杜图,十分恼火。这时,正值布干达王国同布武马岛打仗,从各部落征兵。酋长决定拆散美人和杜图,让杜图去当兵。 杜图应征上前线,临走,美人来给他送行。她强忍着悲痛说:你要勇敢,赢得荣誉。盼望你早日归来,我永远等着你。战争在维多利亚湖畔激烈地进行着。杜图走后,美人一天到晚总是站在山坡上,向大湖那边眺望。日复一日,几个月过去了,美人不见杜图归来,难免心焦。一天,她对盘旋在天空的老鹰说:请飞到湖畔,看看我的杜图何时归来好吗?老鹰看到美人焦虑的面容,很同情,便振翅向湖畔飞去了。 战场上,皮鼓咚咚,牛角齐鸣,布干达战士向敌人发起冲锋。杜图手执长矛、弯弓,跑在最前面。不幸的是,几支暗箭飞来,射中了他的头部。这位英勇的农夫的儿子倒在血泊中了。 老鹰看到敌人被打败,非常高兴,呱呱呱连叫三声。但它发现杜图的尸体躺在地上,却又无限悲伤。它在空中盘旋来盘旋去,不知该如何去向美人报告。

  不见老鹰归来,美人心焦如焚。她又叫住从身边飞过的蜜蜂说:我已听到胜利的战鼓,快飞到湖边,祝贺我的杜图。告诉他,我正在山坡上等他归来。蜜蜂来到战场,看到老鹰站在一棵枯树的枝头落泪,心里就完全明白了。它也不忍心回去传送这个噩耗,就落在路旁一朵野花心上啜泣。 西村美人一直等候在山坡上,情人没有归来,老鹰和蜜蜂也没有消息,使她因感到绝望而悲伤。她只好求助炎炎似火的太阳说:啊!老天爷呀!帮助我吧!用你的光束把我带到大湖岸边,让我见见我的情人,向他倾吐我的衷肠。太阳目睹了这场战争,知道杜图已战死沙场,很同情这位痴情的少女,就向她射出长长的一道光束。美人两手紧紧抓住光束,轻轻地荡到大湖岸边。当她看到士兵们正在掩埋杜图的尸体时,双膝跪在地上,朝着太阳哭诉道:老天爷啊!你不要只留下我孤独一人。请用你的火焰把我烧融,让我跟情人一块去吧 太阳十分赞赏这位少女的赤诚,便射下火光一道,将她火化。士兵们将她的骨灰,同英勇的杜图的尸体一起埋葬。 第二年,西村的人们来到维多利亚湖畔为这对痴情的恋人扫墓时,发现坟上已长出一棵美丽的树。树盖如伞,遮着坟头。满树花枝,鲜红似火,朵朵朝着太阳开。人们赞赏花的美丽,采集了花籽,回去种在花园。现在,乌干达到处都有这种树,有人叫它火焰木,有人叫它情人树。
 
 
 


博物之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29259-551037.html

上一篇:小草的哀思
下一篇:花也“无忧”
收藏 IP: 14.210.235.*| 热度|

3 李学宽 陈小润 沈晓雄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6: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