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成为学者之前,尽管经常从书中看到,但我不太相信有这样一种人:只痴迷于学术研究,恨不得一天24小时甚至更多时间都投入学术研究;对其它事情兴趣不大,而且在干其它事情时也常思考学术问题;用脑过度,不修边幅。然而,回首自己进入经济学研究的这十几年,我发现自己已经慢慢地变成了这种人。某种程度上,热爱学术研究是一种“职业病”,它让你忽视了其它事情,甚至淡漠了个人感情和对家庭的责任,而且强烈的逻辑偏好让你觉得世俗的欢乐顿时变得无聊。因此,在极端意义上,一个一流的学者应该和一个一流的特工一样,没有家庭,没有亲情,了无牵挂,方能全力以赴在事业上取得一流成就。但是,人不是工具。除了少数为了人类福祉而献身的超一流学者,绝大多数学者都必须在事业和家庭之间“权衡取舍”(tradeoff)。是的,这是一个对经济学者而言耳熟能详的词语,但并非人人都能找到最优方案。
于是,我时常在想,究竟做研究和做其它工作有什么区别,以至于学术研究如此让一部分人为之癫狂呢?我尝试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当然,伴随研究经历的丰富和人生阅历的增长,这些结论都可能发生变化,它们不是“定论”。
第一,从工作动机来讲,做研究是一件让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但干其它工作可能是为了养家糊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兴趣也是让自己快乐工作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有兴趣,所以即便工资低一些,工作环境差一些,学者们也愿意忍受。实际上,兴趣充当了金钱报酬的替代品。相反,如果做一件工作主要是为了生存或者赚钱,那么你会在乎投入和产出的关系,而不可能不计代价地投入。
第二,从工作对象来说,研究人员的工作对象往往是“主观客体”,而其它工作的对象往往是复杂的现实世界。一个文学博士可以分析《红楼梦》中的人物心态,一个经济学博士可以沉迷于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这些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想象的世界。研究者可以执着地去寻求主观研究对象的某种内在规律,甚至可以“创造”某种规律。但真实世界的工作者必须面对复杂的自然界和难以琢磨的人类社会,它们很可能不是逻辑自洽的,往往得到与预期不同的结果。因此,学术研究者更容易沉醉于自己的世界,更何况在那里他实际上就是“观念上的国王”。
第三,从工作过程来讲,做研究的过程更容易自己控制,但做其它工作往往难以控制。一个文学博士研究李白的诗歌,一个经济学者计算收入的基尼系数,一个科学家发现一个新的定理,他们的工作基本上可以自己掌握方法和进度。但如果是销售一种产品,或者是募集一笔资金,又或者是竞争一个项目,当事人往往需要和很多人合作,而且多数人只能是被领导者,因此无法掌控过程,当然也不太可能将工作看作自己的事业,更不用说达到“工作即生活”的境界了。
第四,从工作结果来讲,学术研究的投入只有好与不好之分,但其它工作的结果往往是有和无的区别。一个学者做了一项研究工作,好的结果是文章发表在有影响力的刊物上,并且最终影响了真实世界;坏的结果是文章没写出来,或者写出来没有发表,或者发表了但是没有产生任何实际影响。骂一个学者最狠的话,莫过于“误人子弟、祸国殃民”。但99.9%的学者最多能够误人子弟,绝无祸国殃民的能力和权力。而干其它工作,诸多付出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也可能赚得盆满钵满。实际工作对真实世界的影响差别很大,搞得好可以利国利民,搞得不好可能令很多人家破人亡。
第五,从工作环境来讲,学术研究租金较少,而实际工作租金较多,因此学术界相对比较公平。就赚钱而言,学术界肯定是最后一个发财的场所。这不是说学者天然就比其他人拥有道德优势,而是因为租金少、利益少,黑暗面也相对较少。因为“利益会把财神招上战场”。相对于官场和商场,学术界算是相当清明了。在这个意义上,也许学者们应该庆幸,正因为待遇一般、竞争激烈,所以学术界才没有被官二代和富二代所垄断。
科学网上多数人都是“学者”,不知道大家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谢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7 17: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