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杂说吃素 精选

已有 7177 次阅读 2015-10-30 07:46 |个人分类:科学与生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吃素, 致癌, 肉类, 文化卫生组织

杂说吃素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10月26日宣布火腿、香肠、肉干等加工肉制品为“致癌物”,并把生鲜红肉,即牛、羊、猪等哺乳动物的肉,列为“致癌可能性较高”的食物。消息传出,毫无疑问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愁的肯定是肉制品公司,欢乐的则是素食提倡者,也就是提倡吃素的人。

吃素,一般人的理解就是不吃肉。但是,为什么把不吃肉叫做吃素,这样一个看起来非常简单的问题,恐怕如今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清楚楚了。我当然也说不清楚,借用孔老夫子的话,“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素,本义是没有染色的丝。没有染色的丝是白色的,所以素字就引申为白色的意思。素衣素服,一身素白,在古代是丧服。由白又引申为空,素餐就是白吃饭。《诗经》里就有“彼君子兮,不素餐兮”的句子,直到如今,我们还是称那些光拿薪水不干活的家伙为吃白饭的(北方口语称白吃饭的),文绉绉一点叫“素餐尸位”。当然,后世吃白饭也还有另外的意思,前些年,吾乡把吃饭没有菜也称吃白饭。记得小时候有“儿歌”:“淘米烧烧夜饭,今朝无不小菜,大家吃白饭”(吴人称下饭的菜,不管是鱼肉还是蔬菜都称为小菜)。文化大革命中,许多“下乡知识青年”就常常吃白饭。当然,请客吃饭时,主人也常常谦称“没有菜”。

古人的生活条件比今天艰苦的多,吃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这是想象中的好情景,即使如此,普通人家的肉食也只能供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享用。只有有身份的贵族即所谓钟鸣鼎食之家才随便享用肉食,他们的鼎,我想,主要是煮肉的,没有肉吃,对他们来说,是痛苦的。孔子称赞管仲真是个人物,说他把封给齐国大夫伯氏在骈邑的三百户剥夺了,使得伯氏只能吃粗饭菜蔬,却到死都没有怨言(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而孔子称自己“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这里的“疏食”,都是粗饭菜蔬的意思。疏,后来又写为蔬。疏食写成了蔬食,更加强调了是菜蔬之食。疏、蔬、素音近,日久天长,几百年过去了,蔬食写成了素食,把原来素食的意思也变掉了,不再是白吃饭或吃白饭,而是没有肉食的饭菜。是不是这样呢?这当然没有足够的证据,只是算猜测罢了。

人需要优质的蛋白质、脂肪,所以,人们感觉到肉类是美味的东西。这是不知多少万年遗传下来的结果。所有的孩子,假如不受外界影响,如果又有肉,又有菜,都是喜欢吃肉,不喜欢吃菜,这就是人的本性。跟素食相比,肉就是好东西。这也就是上面说到的古代食品缺乏,只有贵族才吃肉以及想象中的好时代中老人能够吃肉的道理。

不过,中国汉族的佛教徒是不吃肉的,这是南北朝时的梁武帝规定的。据说是因为不杀生,那么也就不能吃肉。既然出家的僧人不吃肉,在家的佛教信徒学着僧人的样子也就不吃肉。这就出现了一大群主动“吃素”的人。吃素是比较通俗的说法,过去文绉绉的语言称“茹素”。当然,佛教徒的吃素,不光是不吃肉,连葱、蒜、韭菜之类荤的东西也不吃。

提起荤,如今大家都认为指肉食,最早却不是这样,荤原来就是指葱蒜韭菜之类有辛味的菜蔬植物,所以这个字是草字头。肉类食物特别是牛羊鱼肉容易有腥臊味,人们在烹调中要放入这些“荤”以去腥臊增香味。慢慢的,人们把肉类食物也称为荤的,而到了今天,许多人倒反而不知道葱蒜韭菜等才是真正的荤。

为什么佛教徒不吃葱蒜这些“荤”?人们通常的解释说,教徒们在一起怕辛臭味,我看最主要的原因恐怕不在于此。由于在烹调肉类时要用葱蒜之类的“荤”,那么不吃这些“荤”就避免了吃肉的嫌疑,这很有些“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的意思。当然,烹调肉类时也可以不放这些“荤”,但那是另一类问题了。

对于很多大人物,今世的生活是优越的。贵族们吃着鸡鸭鱼肉、山珍海味。他们希望这样的日子能够永远拥有,但是,无情的现实告诉他们,人固有一死,今世的日子一定是有限的。而信佛却可以修得来世的好日子,这有很强的诱惑力。然而,信佛又一点要吃素,这似乎有点为难。不过,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出家人要吃素,在家信佛的不一定每天都吃素,可以在某一些天“吃素”,另一些天则不吃素。

这里要插入说说一个有意思的词,吃素的否定词,不吃素。什么叫不吃素?不吃素就是可以吃荤、吃肉,而不是不吃“素的东西”。我们每个人不可以不吃“素的东西”,中国人总是要吃饭的。因此这个词有点“不合逻辑”,但是语言是约定俗成的东西,不合逻辑也没有办法,大家都这样用就成合理的了。

中国本土的宗教是道教,道教的很多教义和教规是学习佛教得来的,但又有不同。例如吃素的问题上,全真派是要求吃素的,正一派则要求在部分天吃素即可。由于道教在民俗中影响颇大,所以,民间吃素也有了许许多多的吃法。

民间老百姓吃素的习俗和规矩,有的从佛教来,有的从道教来,非常混杂。实际上,在民间,道、佛也往往掺在一起,分不清楚。

有的是一年中某三个月例如夏历二月、五月、九月吃素的(观音素,从佛教来),也有只在某一个月如夏历六月吃素的(雷斋素,从道教来),也有每个月中的某六天吃素的,也有每个月的某三天或某一天吃素的,也有一年之中只在某四天、或某三天,甚至某一天吃素的。各处风俗不同,变化无穷,而各种吃素法都有其各自的讲究。

对某些人,吃素是苦事情,于是有人在开始吃素之前,要先狠狠地吃些鸡鸭鱼肉,亲戚朋友也有送他一些荤腥好吃的东西,称为封斋,或者封荤。等斋期(往往是一个月)结束之时,照样再大吃一顿荤腥,称为开斋,或者开荤。

这吃素的一个月,是小月,便少吃一天素,若是大月,便多吃一天。对于在吃素时度日如年的人来说,这一天也好难过。吴方言有谚语“吃素碰着月大”(素,大在吴方言中同韵),表示事不凑巧,有点倒霉。

在自然界,吃素的动物与吃肉的动物比起来,除了像大象、犀牛那样长成庞然大物之外,一般都是较为软弱的,被肉食动物所食。因此,不吃素或不是吃素的,便是厉害的意思。声称自己的拳头不吃素的往往是一些蛮狠的角色。

到了现代社会,有些人看到了过量食用肉类食品引起了许多疾病,便自觉地放弃了吃肉,成了素食者。

素食者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容易缺乏蛋白质,因为动物蛋白是优良的蛋白来源。虽然从植物中也可以得到蛋白,但这需要更好的胃肠消化功能以摄入更多的植物。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加工肉类为致癌物以及红肉为“致癌可能性较高”的食物的消息,我估计,将使素食者的人数增加。

对于大多数中国的成年老百姓(不是指部分很喜欢吃加工肉食的年轻人和儿童)来说,世卫组织的这条消息的影响本来不应该很大,因为他们吃的肉比起西方人来少得多,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他们所吃的肉并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但是,中国的老百姓是听风就是雨的,在食品的安全性方面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会引起一些人的惊慌。现在,很多人特别是老年人吃的肉已经很少了,再听到致癌这样的恐怖字眼,更可能会少吃一点肉,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可能会更少,而他们已经衰老的胃肠功能却很难再增加从植物中摄取更多蛋白质的可能。对于这样的人,弄得不好,这条消息在如今未必能够起到正面的作用。对于很喜欢吃肉特别是加工肉类的青年人和少年儿童,倒确实应当注意这个问题,尽可能少去食用那些加工肉类制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932031.html

上一篇:这回莫言看走了眼
下一篇:该称的不称,不该称的乱称
收藏 IP: 27.211.10.*| 热度|

21 吕洪波 姬扬 刘立 尤明庆 冷永刚 李颖业 黄永义 李土荣 刁空非 白龙亮 林涛 冯珞 武夷山 王春艳 蔡小宁 柏舟 陈敬朴 郭奕棣 biofans shenlu decipherer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7 08: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