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毁淫祠背后的原因
快到端午节了,想起来过去的习俗——不限于端午习俗。中国老百姓有很多民间信仰或习俗。因此,在“旧社会”,各地都有许多各式各样的庙,祭祀五花八门的神。在正统的儒家看来,这里面有许多是不应当祭祀的,被称为淫祠。
例如,我的家乡苏州,在范成大的老家石湖边上,有一座美丽的“上方山”,明代起山上就曾经有五通祠,奉祀五显神。据说,在那里烧香,就可以借到“阴债”(信不信由你),使现世发财,到下世及子孙偿还,不过这是一种“高利贷”,而且会使子孙遭殃,所以,正经人不干此事。——这与端午习俗无关。
小时候就听大人说过,借了苏州上方山的阴债,永生永世也还不清。因此知道那不是个好地方,同学们去郊游,也不去那里。只是高中的时候,好像是1962年,学校里组织去上方山农场劳动,在那里住了一个星期。休息的时候,同学们一起去山上的庙里。不过那时候虽然还在文化大革命以前,但已经是开始“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了。庙门都是关起来的,除了一起去的同学之外,那里空空如也,什么人也没有,也没有看见那里有什么可以借债的即烧香的痕迹。
后来,看一些过去人写的有关苏州的书,才知道了康熙时期曾经有一位汤斌。汤斌做江宁巡抚的时候,毁掉了苏州的这些淫祠,禁止人们去烧香。“斌收其偶像,木者焚之,土者沉之,并饬诸州县有类此者悉毁之,撤其材修学宫。教化大行,民皆悦服。”(《清史稿·汤斌传》)但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种民间的信仰不是靠一两次行政命令就能够消除的。在这以后,官方多次向这些淫祠开刀,慢慢的却总是改头换面又出来了,直到现在,去上方山烧香的还有不少人。
我不是学历史的,我看到过去所有的书上都赞扬汤斌的这种善政,而且知道,现在的苏州胥门百花洲公园还恢复了“民不能忘”石牌坊,以纪念汤斌毁淫祠和他的其他政绩。从小就不信鬼神的我对于毁这些淫祠的汤斌也很有好感。
近日看王士祯《池北偶谈》,其中说到了汤斌毁淫祠的事情,有点新的体会。
书中“179毁淫祠”:“康熙丙寅,擢江宁巡抚都御史汤斌礼部尚书掌詹事府事。汤濒行,疏毁吴下淫祠五通、五显、刘猛将、五方宝圣等庙,恭请上谕,勒石上方山。得俞旨通行直省。初,汤以阁学迁巡抚,过予邸舍,予为言吴中妇女,好入寺院烧香,首当禁止,汤以为然,在吴遂力行之,风俗一变。……”
这段话不难懂,但是,鉴于有的朋友对文言文“不感冒”,所以,我还是把上面的红字做一点说明。当初(康熙二十三年),汤斌由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出任江苏巡抚时,曾经到王士祯家。王士祯说苏州的妇女,喜欢到寺庙里去烧香,这件事首先应当禁止。汤斌很是赞同,于是到苏州后就努力推行,于是风俗一变。
现在的人都赞扬汤斌“破除迷信”,苏州的报纸上有篇文章说:“可汤老爷一到任,硬是不信这个邪。他拿了一条麻绳,一头系在自己脖子上,一头拴住了上方山上的五通神塑像,将这个祸害一方的泥菩萨抛入湖中,并一把火把庙宇烧了个精光。与巫神相抗,在意识形态与今天迥异的古时,若非牛人,实难做到,汤斌的强硬可见一斑。”
可是,从上面王士祯的叙述中可以看出,汤老爷的原意却不仅仅是破除迷信,虽然“不言怪力乱神”是儒家的传统,历史上正统的儒者都力排佛、道,更不要说那些怪异的淫祠了,但是,比这些更重要更初始的原因却是“妇女游观(《清史稿·汤斌传》语)”,因而必须“首当禁止”。这个原因倒是我过去没有注意的,也不知道是否有人注意到了。也就是说,破除迷信是今人对此的美言,严男女之大防才是汤老爷的初衷。
王士祯和汤斌都是朝廷大员,也都在不止一个地方做官,可是他们二位却都对苏州的妇女“好入寺院烧香”有特别深刻的印象,而且耿耿于怀,要“首当禁止”,这说明苏州妇女的这种行为,在当时的全国应当是领“坏风气”之先的。既然妇女们“好入寺院烧香”,那一定会出门从事其他活动。我们从今天社会文明的角度看来,当时苏州的妇女的举止一定较其他地方较为开放。在妇女解放这个问题上,从孔夫子开始的正统大儒们历来很少有开明一点的见解。
记得两年以前,我写过一系列博文名曰《闲说苏州》,只写到第十一篇,第十二篇的标题是“苏州女人”,但只写了一半,没有完成。近日翻开电脑查看,最后修改的日期是2012年5月18日。文章中间有这样的话:
“前面的《闲说苏州》第一、二篇都说到一件事:在明清两代,苏州府每年税赋竟然占全国的几乎十分之一,李鸿章曾向朝廷上书说:苏(州)松(江)太(仓)的税赋率,上溯之,比宋代多五倍,比元代多三倍;横着比,比毗邻的常州多三倍,比同省的镇江等府多五倍,比外省多十倍二十倍不等。这就留下一个问题,交这么多税赋,为什么这里还是比其他地区富庶?难道这里的地下埋着聚宝盆、种着摇钱树不成!当然不是,这里就不得不说到苏州女人所起的作用。
当年苏州府富甲天下,单靠种粮食是不行的。古人虽然说“富国之本,在于农桑”,但是实际上大多数地区植桑绩麻,男耕女织,主要还是自给自足,但是,江南的蚕桑丝绸却远远超出了自给自足的范围,曾经形成过巨大的产业,或许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产业。明末大学者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这样说:“苏、杭、常、镇之币帛枲紵,嘉湖之丝纩,皆持此女工末业,以上供税赋,下给俯仰。”“所有供百万之赋,三百年而尚存视息者,全赖此一机一杼而已”。种桑、养蚕这几乎是女人的专利,而这也恰恰正是整个蚕桑丝绸产业的基础。所以,在超额税赋的重负之下,几百年间,苏州仍然保持繁华,苏州女子功不可没。歌曰:“军功章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此之谓也。”
话虽这样说,但是该文只写了一半,最后还是没有写完,一扔就是整整两年了。看来过些天还是要重打精神,把文章写完。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9: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