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从校长的拜寿看媒体的多和少 精选

已有 10573 次阅读 2012-7-18 11:57 |个人分类:科教与社会|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校长, 媒体, 采访, 当事人, 拜寿

北京大学校长回乡给母亲祝寿,成为中国各大媒体上的吸引人们眼球重要焦点之一。事情热闹了几天,该是回头看看这桩事情中媒体和各界的表现的时候了。

媒体上最多的是评论,从传统孝道,到现代公器,从个人道德,到社会影响,林林总总、洋洋洒洒,有把校长骂得狗血喷头的,也有先扬后抑挖苦讽刺的,也有仅限于校长私德的,也有联系社会制度的,煞是热闹。

这么多评论的依据是什么?两张照片和一篇语焉不详的报道。照片是谁拍得?校长为什么下跪?只有评论者的推测,别的都被淹没的评论者的口水之中。

昨天,看到了一位当事人的博客,他叫刘正初,他说:他是周家老四的几个爱好摄影、摄像的朋友之一。他说:随周回乡的是他的妻子、女儿、外甥等亲人。没有北京大学的同事、下属。更没有任何报社、电视台的人

他叙述了跪拜的经过:“那天午餐后,我们坐在周家门前的地坪里看视频,视频里面有一些周家的老照片。坐在周母旁边的是她的弟弟和她的孙女、侄孙女。因为有太阳,所以有人戴了墨镜。周其凤坐在离母亲比较远的位置。开始时都很轻松。当看到视频里面再现周母为养育一家子去挑树皮的桥梁、山道时,特别是周母说:有困难就回家来,妈妈还在。全场感动,大家鼓掌。周其凤突然情绪失控,跪到母亲前面,母子俩抱在一起泪流满面。

现在,老百姓结婚、祝寿时,放视频似乎是通例了。周母说:“有困难就回家来,妈妈还在。”这就是母亲,普通而伟大的母亲,一个人在外边拼打几十年,难免有酸甜苦辣,听到母亲这样的话,见到母亲这样的说,真是见此如何不泪垂。看到这里,作秀不作秀的问题大概不会产生了。当儿子的如果端坐不动情,那就简直不是个东西了。

可是,我们那么多媒体记者,采访了这些当事人了吗?我们的媒体,说得多,做得少。坐在空调房子里,想象着,评论着。不到第一线采访,要记者何用!

当然,写东西骂人、讽刺人,都是为了吸引眼球,眼球吸引完了,真相即使出来,影响已经造成,我不再对此说话,再找别的“新闻”,我是无冕之王,话语权在我手,你奈我何。

联想起,前些天,陕西的一位记者,凭着一张照片,发了一篇报道,受了处理。由于是批评领导的报道,舆论大哗,“记协”的头头也为之不平。该记者也立马改检查为鸣冤叫屈。我不说处理是否得当,作为记者,不到现唱,就敢发新闻,这也够意思了。

我希望,我们的媒体,能够真正深入生活,深入实际,多做些采访,少一些议论。采访好了,事实清楚了,老百姓自有公论。如果仅仅凭着几句语焉不详的传言,夸夸其谈,非完蛋不可。

 

附:博客 守望浏阳河-刘正初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lyx21314 

关于“北大校长周其凤祝母亲90大寿 长跪膝前泪流满面”的说明

(2012-07-15 22:44:49) 

有关北京大学周其凤校长跪在母亲前面向母亲拜寿的消息在网上疯传,网友评论多为感慨和赞扬。但是也有一些声音不顾事实,妄加评点,有失公道。作为现场见证人之一,作几句解释:

1、周回乡向母亲拜寿是实,但是带着一干人等,还有专业摄影、摄像跟随完全有误。随周回乡的是他的妻子、女儿、外甥等亲人。没有北京大学的同事、下属。据说周没有把母亲九十大寿的事情告诉单位。

2、所谓大操大办,只不过是乡亲们按照乡俗,为老人家办了几桌酒席而已。参加祝寿的是当地的一些乡亲,以及周其凤三个弟弟的一些朋友,周其凤本人的客人并不多。按照周其凤校长的要求,不收任何礼金礼品,带了礼金礼品的当场退回。酒席也就是当地的普通酒席。坐上席的是周其凤八十多岁高龄的舅舅。

3、所谓专业摄影、摄像就是周家老四的几个爱好摄影、摄像的朋友(我也算其中一个吧),并没有惊动任何报社、电视台的人。其中有一位朋友,未经周家任何人同意,一时感动在浏阳论坛贴出了周跪在母亲前面的照片,后来网上纷纷转载(均未获得作者同意。这就是所谓的新闻见诸于报端。想不到居然引起了个别人的不同看法。这绝非我们作为周家朋友的本意。尤其给那位发帖的朋友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觉得是自己一时冲动,给周其凤带来了负面影响,心中懊悔不已。

4、跪拜的经过。浏阳乡下有晚辈向长辈跪下拜寿的习俗,但是周家没有安排拜寿。那天午餐后,我们坐在周家门前的地坪里看视频,视频里面有一些周家的老照片。坐在周母旁边的是她的弟弟和她的孙女、侄孙女。因为有太阳,所以有人戴了墨镜。周其凤坐在离母亲比较远的位置。开始时都很轻松。当看到视频里面再现周母为养育一家子去挑树皮的桥梁、山道时,特别是周母说:有困难就回家来,妈妈还在。全场感动,大家鼓掌。周其凤突然情绪失控,跪到母亲前面,母子俩抱在一起泪流满面。

5、周母曾经在北京住过三年。老人家说,她不很适应,但是她必须去,她要为其凤带孩子。由此可见周母对周家两代人的养育之恩。孩子上学了,老人家就回来了,以后就基本上长住乡下老家。现在老人家九十岁,生活还能够自理。请理解一个老人的生活习惯。

我们浏阳农村有这样的乡俗:父母60岁以上逢十儿女必须摆酒席,不摆酒席舅父家会有意见,邻里会耻笑。周父去世、周母八十岁生日周都因为工作紧张没有回家。自古忠孝难以两全。作为一个北大的校长,工作确实很忙,承欢母亲膝下的时候确实不是很多。中国只有一个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只有一个校长,校长只有一个母亲,母亲也只有一回九十岁。让周其凤在母亲前面跪一回、哭一回吧。这无关其他人的事情。你们可以炒作和评点北大的任何事情,请不要拿周校长和他的九旬老母说事。衷心祝愿周家老母亲能够健康、快乐地活到一百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593350.html

上一篇:回忆华罗庚先生给中学生作报告
下一篇:草原上的井
收藏 IP: 218.56.199.*| 热度|

35 吕喆 翟自洋 徐满才 刘超 王清涛 王宏伟 戎可 左宋林 陈金华 赵冰峰 肖重发 贺天伟 夏伟梁 刘洋 曾新林 曹广福 张旭 李土荣 翟远征 杨渺 刘伟 冯超 杨立泉 张跃杰 张文增 唐常杰 王枫 杨艳明 苏德辰 余昕 bridgeneer fansg linda0911 stexplorer jlx196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20: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