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雅与粗野
前些天有报道说,某地有一家饭店,取名“无饿不坐”,后来被要求改名。从字面看,这个名称不能说不通,饿了,才到饭店坐着吃饭。但是,这个名称在普通话中的读音与“无恶不作”相同。这就显得这个店名很糟糕了,显得很粗野,有些流氓气。
某地有一家小吃店,是卖藕粉的,取名“佳藕天成”。这也是一个与成语有谐音的店名,就显得比较文雅。一方面,说它那里的藕很好,是天生的佳藕,另一方面,也希望到那里去吃藕粉的男女朋友能够“佳偶天成”,也就是天生的一对。这当然是人们愿意听到的吉利话。
可能有人会认为,取一个名称,文雅也罢,粗野也罢,都不过是一个名称,只要大家记得住,不必太讲究。“无饿不坐”,不过说说罢了,诙谐一点,哪里真的会无恶不作?
其实,有时候一个名词真会对人的行为产生暗示作用的。假定就在牌号为“无饿不坐”的饭店,普通人进去坐坐,吃饭当然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当有些人喝了酒,脑筋不大清爽的时候,什么人“得罪”了他,惹他不高兴了,看到“无饿不坐”,想起来“无恶不作”,说不定就真有可能无恶不作了。
语言文字对人的行为有一定的作用。人的语言是其思想的反映,语言文字的不雅反映的是其思想的低下。
人的行动也是人们思想的反映,是思想支配着行动。虽然语言和行动都受思想支配,但是一般来说,人们对自己的行动要比语言更加谨慎得多。有很多言论并不真的会去实行,只是嘴上说说而已。不然的话,这个社会将混乱得不像样子。这是必须要首先肯定的。
但是,大脑里语言文字的控制中心与行为动作的控制中心是有紧密联系的。也就是说,语言、名称等口头上的文明与否,与人的行为动作密切相关。嘴上不文明惯了,难免影响其行为。很难相信一个满口污言秽语的人,其社会行为非常雅致。
但是,如今言语和书面用词粗俗化的问题似乎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我看了一些科普的文章,内容还是很不错的,但是里面夹杂着一些很粗野的词汇。可能作者以为这样才接地气或者他们平时说话就是如此,习惯了这些词汇而不以为粗野。
写文章应当接地气,应当让人喜闻乐见,但是并不是说粗话才是接地气。过去说北京人连骂人都不带脏字的,我决不主张骂人,引用这种说法只是从一个方面说明接地气并不需要说粗话,用脏字。
当然,我所反对的粗俗化并不只单纯指用脏字,而是指那些有可能对社会风气起到不良影响的语汇。
比如,现在有些人很喜欢用“打脸”这个词。比如某甲的意见被某乙所反对,甚至某乙只是与某甲意见略有不同,网络上文章的大字标题便可能是“某甲被打脸”。
被打脸即被打耳光是非常耻辱的事情,提出不同意见甚至直接反对也未必一定要羞辱对方。但是,写文章的第三方却非要说打脸。这样做,说的不好听一点,实在可以说是挑起事端,硬说某乙要羞辱某甲。
相类似的语汇还有很多,例如动不动就说某人怒了,某人发飙了。其实,人家也未必真的愤怒了,即使说几句不大好听的意见,也不一定就是发飙。网络上的语言往往是夸大其词,为了吸引眼球,“语不惊人死不休”,结果搞得整个社会多了很多戾气。
嘴上把发飙、打脸这些词说多了,有时候也未免不付之行动。于是,在一些单位,应当是很文明的机关和文化教育单位中,闹起矛盾来,往往就真的常常敲桌子、骂人、泼茶水、打耳光甚至采取更极端的做法,甚至有高级干部殴打下属的事情发生。
由于如今自媒体的发达,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制造信息的人空前增加,而这些被传播的信息又不可能像过去那样的严格检查、编辑和校对,所以,语言高雅程度平均水平的下降,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大概全世界各种语言都是如此。
但是,一种语言高雅程度的下降总不是好事,人们使用的语言、所写的文章,总是高雅文明一点的好。在这种情况下,语言文明的带领者如学校教师的引导作用还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中小学的语文教师还是高等学校的各种教师,都对自己学生的语言使用有指导和引导的作用。各类知识分子对于自己所写的文字,也一定要力求完美。他们的语言文字,对于移风易俗,或者说形成新的风尚,应当起到好的、正面的作用。
如果这些知识分子包括各种教师,说话、写文章也不讲究,反而非常粗鄙,那就很不好了。现在有些学校的校长、教师,说话、写文章为了讨好一部分小孩子学生,喜欢用一些低俗的网络语言。他们本身语言水平就不很高,对于有些网络用语的来龙去脉也不熟悉,只是一味媚俗,让小孩子欢呼,这是很不好的习惯。
一个民族的语言是不是高雅或低俗,对于这个民族的风俗、文化甚至社会发展实际上有着重要的作用。一个人使用语言文字的水平,对于一个人的思想,也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一点,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小视。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使用语言文字,所以,都在对语言的发展起一定(虽然很小)的作用。
但是,现在类似“无饿不坐”的现象,似乎在不少城市还都有,大家也都见怪不怪,置若罔闻,最多一笑了之。可见大家对于语言文字的这种作用似乎还不是很重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0: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