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说“楚”
看到一个“楚”字,人们首先想到的大概就是古代屈原的那个楚国或现在的湖北。
楚国是周代在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在绝大多数时间里,也是地域最大、国力最强盛的诸侯国。虽然楚国地域大、国力强,令中原的大多数诸侯国害怕,但是,中原的那些诸侯国大多在心底里看不起它,认为它只是一个蛮夷,换句话说,是低人一等的野蛮国。
其实,楚国的祖先还是对周王朝有功劳的。司马迁说,楚国的祖先“鬻熊子事文王”。关于上面引号中的话,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是“鬻熊子”事文王(即“鬻熊子”服事文王),另一种是“鬻熊”子事文王(鬻熊像儿子那样服事文王),但不管如何解释,熊氏对于周王朝有过功劳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到了周成王的时候,也就是周坐稳了天子的时候,分封当初跟着周文王周武王打江山有功之臣的后代(“举文、武勤劳之後嗣”),把鬻熊的曾孙熊绎封到了南方的蛮荒之地楚国。司马迁说:“封熊绎於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楚子熊绎与鲁公伯禽、卫康叔子牟、晋侯燮、齐太公子吕伋俱事成王。”
甲骨文楚字的写法,由林、囗和脚形三部分组成,囗表示范围、家园,所以楚字的原义就是走到丛林中的家园去。东汉的《说文解字》解释为丛林(“楚,丛木”)。 《吴子·论将》:“居军荒泽,草楚幽秽,风飙数至,可焚而灭。”楚又指一种落叶小灌木,也叫荆。《说文解字》:“楚,一名荆也。”今人考察认为是马鞭草科牡荆属的一种落叶灌木。
上面司马迁所说的“丹阳”就是现在的湖北省秭归县东南,也就是屈原的老家,当初那里是一片大森林。到丛林中建立家园当然是一件很艰苦的工作,所以,史书上说他们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就因为楚人生活在南方的丛林里,被中原的诸侯们看不起,认为是蛮夷。在一次次被歧视之后,到了周夷王的时候,楚国人就索性声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自己称起了“王”。不过,一开始毕竟实力还不行,加上周厉王暴虐,楚人有些害怕,不久就取消了王的称号。
又过了一百多年,周室东迁之后,实在衰落得不像样子了,可是对楚国还是摆出宗主的架子,而楚国却越来越强盛。终于在周桓王十六年(-704年)楚的君主熊通说:“当年我的祖先鬻熊,做文王的老师。成王只给我们做‘子男’,现在还不肯加升爵位,我只有自己加了。”于是自立为武王。自此之后,楚国的君主都称王,以示与周天子平起平坐。
后世有人据此就认为鬻熊真是周文王的老师,我看是不可靠的。这里楚武王吹牛皮的话,似乎不能作证,它应当只是楚武王为了自己称王而造出来的。如果鬻熊真的与姜太公一样是周文王之师,成王分封的时候,就不会只是“子男”,而是“公侯”这个级别的。
虽然楚国自称为王,不过,中原诸侯还是看不起它。中原的文献上仍然称楚王为楚子。
到了战国时代末年,楚国越发强大。在那位“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楚庄王率领下,楚国发兵攻打陆浑的戎人,到达雒水,在周都郊区阅兵示威。楚庄王挑衅性的询问代表周定王前来劳军的王孙满,天子之鼎的大小轻重是多少?相传九鼎为大禹所铸,是夏商周三代相传的国宝,也是天子权力的象征。
在这个典故中,所谓“问鼎”,就是向最高权力的挑战,大有“彼可取而代之”之意。可是,如今的体育语言中,问鼎已经等价于夺得冠军,而不仅仅是向冠军挑战的意思了。很多古典词语,现在都已经或正在改变它们的原义。如差强人意,本来是很好或不错的意思,现在成了不如人意的意思了。这些大多是体育记者老师们的“功劳”。
说起楚王,有一位常常被人误会的楚怀王。我小时候从屈原的事迹那里知道,楚怀王实在是十足的迂腐和昏庸,又是被张仪用“六里”与“六百里”糊弄,又是被骗到秦国扣留起来,最后死在秦国,真有些“倒霉蛋”的感觉。其实,历史上的楚怀王还是很有作为的。往北,楚怀王打败了魏国;往东,基本上剿灭了越国,占领了被越国灭掉而据有原来吴国的大片土地,使楚国的疆域和国力都空前的强大。即使被秦国扣留,也不向秦人屈服,拒绝向秦国割地求和。在他的灵柩归楚时,“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
这就是说,在楚国人的心目中,楚怀王仍然是他们的英雄。这样我们才能够理解,在几十年后的秦末起义中,项梁拥立起来反秦的楚王仍然称楚怀王,正是利用了楚人对于楚怀王的爱戴和怀念之心。
楚怀王把楚国的国土扩张到了长江口,虽然短短几十年后楚国就被秦所灭,但是楚国对吴地的影响却延续到今天。上海的别名“申”和它的母亲河“黄浦江”都取名于楚国的贵族春申君黄歇,黄歇还是苏州的“城隍老爷”。
楚国被秦国所灭,项梁、项羽建立的“楚国”也只有几年的光景就被刘邦所消灭,但是,他们的祖先所开辟和居住的这块土地却永远被称为楚。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湖北的简称不是楚也不是荆而是鄂?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恐怕就是楚地太大了。湖北、湖南、安徽直到江苏、山东的许多地方都曾经为楚国的领地。为秦所迫,楚国在放弃了郢都之后,还曾经以寿春(在安徽)为国都。两千多年来知名度最大的楚国人屈原被流放而且投江自尽的地方,是湖南的汨罗江。项羽的楚国则建都彭城(徐州)。在五代十国时代,马殷占据今湖南之地,在长沙建立楚国,其疆域曾达广西东部。在后世人的眼里,一般情况下,湖北、湖南都被认为是毫无疑问的楚地。长沙岳麓书院大门上的对联就是“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但是,最近半个世纪多以来,湖南人好像自愿放弃了对楚的“所有权”,他们更愿意使用为自己专有的湘、或潇湘来称呼自己。这样,如今楚字似乎为湖北所“独霸”了。
楚国过去被中原的诸侯视为蛮夷,偏于南方一隅,现在的湖北则实际上成了“华中”。虽然从教科书上还是说华中地区包括河南、湖北、湖南三个省,但是实际上以华中冠名的机构差不多都在武汉,例如华中科大、华中师大、华中农大等。而古代称天下之中的如今的河南省,虽然理论上仍然算在华中地区的范围内,但是实际上没有什么河南的机构会以华中冠名,倒是有一所“华北水利电力大学”设立在郑州。在河南省的单位一般只用似乎“过气了”的传统词“中原”,而不会用新词“华中”的,怕别人会找到武汉去。
中国之“中”从“中原”改变到“华中”,而楚地湖北得到“华中”这个称呼,这说明了中国南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致使整个国家的社会和经济重心已经比过去向南移动了。
现在,除了地理名词之外,人们单独用“楚”字的场合极少,楚字大多是用在传统的词内。
如今楚字在词汇中的意思,有一类是痛苦的意思,如苦楚、凄楚、楚痛或痛楚等。如上面已经说过的,楚字的本义是丛林,又是荆条。古代人就以荆条作为打人的刑具,最早学校里就用它来惩罚犯错误的学生。《礼记·学记》:“夏楚二物,收其威也。”夏是指楸树枝条、楚是荆条。被荆条所笞打,当然痛苦不堪,所以引申出痛苦的意思。
另一类是齐整、清晰的意思,如清楚、齐楚、楚洁等。古人用荆条编织筐、篮、笾之类的日用品。荆条当然要排列整齐,所以楚也就引申出齐整的意思。
还有一个叠词:楚楚。仍然由上面齐整的意思引出,如衣冠楚楚,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衣衫很整齐、很上档次。又由此引申为杰出、出众的样子,如楚楚人才,笔墨楚楚。又引申到形容女子一类柔弱的对象,娇美、纤弱、秀美的样子,如楚楚可怜、楚楚动人。
不过,使用了几千年的语言,要说起词语的来源、引申等,是非常复杂的,有时候很难说清楚。比如上面所说的楚表示杰出的意思,也有可能来自《诗·周南·汉广》中的一句:“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东汉的郑玄对此解释道:“楚,杂薪之中尤翘翘者。”这就是后世所常用的词,翘楚,表示杰出的人才或事物。从翘楚到单用一个楚来表示杰出,也是一种引申。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8: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