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安全博客 Behavioral Safety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reg66 行为安全-用科学方法长效地解决“违章行为”

博文

为什么还有不少人反对安全学科成为一级学科?

已有 4793 次阅读 2013-7-13 08:23 |个人分类:3|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共性, 安全学科, 一级

主要原因是反对的人没有认识到安全学科有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这个是最关键的。其次是,没有认识到其研究对象“事故”的绝大部分原因和预防措施是各个行业共性的。所以事故原因的共性讨论也是极其重要的。第三,对国际情况缺乏了解。国际上的安全学科(多数时候是 HSE Management)从来都不是指针对一个行业的。不从共性的角度来研究、解决事故(含安全、保安、环境、质量、健康等一切事故)预防问题,问题是很难得到解决的。我国常用、继续用的分级、分类管理所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

参考文献:秦菲菲,尴尬环保部,上海证券报,2013年7月10日

-------

尴尬环保部

一系列环境保护领域的事件轮番上演,环保监管部门一时成为众矢之的。

环保部部长周生贤也坦言尴尬。据新华视点8日的消息,周生贤说,我们的环保工作涉及的部门很多,许多职能出现交叉重叠。“水里和陆地的不是一个部门管,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不是一个部门管。”

“我听说世界上有四大尴尬部门,中国的环保部就是其中之一。”周生贤如是说。

“但凡出现环境问题,民众立刻就想到了环保部门。但要知道,多大的权利就有多大的能力。按照目前很多领域的职责划分,许多问题并非环保部门一家可以解决。”中华环保联合会人士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说,环保部门在许多领域行使职权时,会面临“有责无权”的问题。

多头管理合作难

与不少国家将环保、建筑、核安全等放在一个大部门下综合管理不同,中国目前为止涉及大气、水、核安全等很多领域的管理都是由多部门、多头管理的。

2008年大部制改革时,原国家环保总局升格为国家环境保护部。但这一改变没有令业内人士感到满意。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毅直言,这种改变只是名字上的变化,实际职能并没有太大改变。

比如在水的领域,“九龙治水”、“环保不下水、水利不上岸”一直为业界所诟病。2007年太湖蓝藻水华暴发之后,有专家就指出,环保和水利部门互不过问,部门之间缺乏协作,是太湖治理多年来事倍功半的原因。

而地下水的管理,除了涉及环保部、水利部以外,还涉及国土部。国务院此前确定了“三定方案”,国土部地质环境司负责指导地下水的动态监测和评价;水利部则负责指导地下水开发利用和城市规划区地下水资源管理保护工作;环保部污染防治司组织拟订地下水的污染防治规划并监督实施。

由于这几个部门的职能未能截然分开,并且彼此信息交流不畅,看似明确的分工,却造成了实际操作中更多多头管理的问题。据了解,在一些地区,环保部在地下水污染治理的过程中,甚至有可能拿不到相关的详细监测数据。

除了水利部、国土部外,周生贤所谈及的“水里和陆地的不是一个部门管,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不是一个部门管”,也涉及了其他环保领域的监管部门,即国家海洋局和国家发改委。目前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由海洋局负责,而温室气体排放则是发改委的职能。

亦有专家指出,多头管理也不是环境治理不利的根本问题,在发达国家也有多头治理但治理得很好的例子,而中国的环境治理问题就在于部门间如何协调合作,并依法办事。

地方利益协调难

由于目前我国环境监管体制仍是环保部与地方政府双重领导,根据《环保法》规定,地方政府对于环境保护负有法律责任。

因此,除了中央部门多头监管带来的尴尬外,地方环保局仍旧由地方政府任命,这所带来的“地方环保局局长服从市长”、“环保让道于GDP”也是地方环保部门不能言说的痛。

很长一段时间来,“唯GDP论”一直是地方发展最重要的导向。有业内人士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说,在地方很多要推的大项目甚至还没有通过环评就上马了,因为对地方而言,GDP、税收是更重要的东西。

“(地方负责环保的官员)由地方官员任命,如果不听话,就把你免了,这样监管不下去。”王毅说,这种市长任命环保局局长的模式,让很多时候地方环保部门缺乏独立性,很难发挥管理监督的作用。他也建议,省级以下的环保部门应该直管,官员由省里来任命,保持更高的独立性。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尽管环保部有各种苦衷,但无论如何,毕竟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环保部是责无旁贷,当务之急是尽快解决问题,理顺各部门机制,平衡好与GDP增长的关系,从而切实把美丽中国落到实处,还大家一片清新自然。

本文来源:上海证券报(2013年7月10日) 作者:秦菲菲 责任编辑:NF037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03730-707646.html

上一篇:韩亚航空事故---估计飞行员的不安全动作是主要问题
下一篇:“安全管理”确实应该称为“行为控制”!
收藏 IP: 202.112.208.*| 热度|

8 殷文韬 高上飞 蔡庆华 吴吉良 郭保华 王智文 吴琼 陈泽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01: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