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与产业化杂志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itech http://www.hitech.ac.cn

博文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思路

已有 2587 次阅读 2015-3-4 11:16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张 涛

短短几年,无论是纯电动汽车销量,还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数量,中国都出现了爆发性增长。新能源汽车由2012年前的1万辆增加到2014年的8万辆。发展以电力驱动为主的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中国的重要国策。随着包括新能源汽车补贴、动力电池补贴政策在内的多项利好政策的酝酿和出台,以及国内、国际汽车制造商加码中国新能源市场,新能源汽车市场化进程明显提速,私人消费市场逐步活跃起来。2015年是我国新能源车市场发展的关键一年。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即为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而兴奋,也不得不面对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的电池、技术、基础建设等瓶颈难题。

新能源汽车能够跑多远,最终取决于动力电池,谁掌握了动力电池关键核心技术,谁就掌握了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主动权。目前,我们国家单体电池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从铅酸电池到锂电池,再到镁基电池技术,不输于日本、以色列、美国等技术先进的国家,基本掌握了车用动力电池的关键技术,但在电池控制、存储技术、系统集成和产业化上与国际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要解决电池应用的核心关键技术中的电池一致性和寿命、控制动力电池的阈值、解决低温充电、电池箱安全等问题,要发展和完善比较成熟的锂离子电池,必须继续支持有成长潜力的电池企业,并全面部署新一代动力电池体系。组织制定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推动我国动力电池行业的健康发展。

基础设施不解决,电动汽车的发展会受到明显制约。我国现在的形势是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跑不过电动汽车的发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矛盾非常突出,多数城市私人消费者停车难和充电难的问题还没有找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据了解,截止到2014年年底,中国已经生产各类新能源汽车11.9万辆,已建充换电站只有506个,充电桩7.37万多个,这与11.9万辆新能源汽车相比缺口很大。如果按照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到2020年电动车会由现在的10万辆增加到500万辆,集中式充换电站增长到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到2020年达到450万个,当务之急就是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2015年1月15日,国内首个高速公路跨城际快充网络——京沪高速快充网络的全线贯通,实现了充电设施建设由点到面、由城市扩展到城际的发展,为电动汽车跨城际绿色出行提供坚强的充电保障。

有人说,纯电动是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应当明确路线;也有人说,插电式混合动力是目前最适合中国市场的技术路线,应当大力推广。在满足国家标准的条件下,到底哪一种技术方案与商业模式更加适宜,最好的办法就是交给市场来选择、来决定。

好的技术还需有效转化为产业。电池、电子电力系统和电动机是技术创新的关键点,在技术提升和成本控制方面还大有可为。我国采取了设立新能源汽车研发支持重大专项、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程、出台新能源汽车产业扶持政策等方式,不仅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体系,还实现了新能源汽车在公共领域的大规模推广应用。

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推广情况来看,纯电动汽车市场已经进入发展期,累计销量达到全球第二,适合公交车等线路固定的公共交通。我国先从公交、出租、公车、公路租赁等领域开始推广,比较符合中国国情。但新能源推广应用也需要聚焦私人消费者,应用的突破最终还得靠私家车来推动。微型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是家用汽车市场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我国微型电动车快速发展的原因就是有市场需求,符合民生需求和节能减排的需要。但充电难、价格、电池的寿命以及续时里程,都是消费者产生顾虑的地方,社会公众对新能源汽车购买和使用持观望态度。

环境、交通双重重压下,国家推广新能源车的决心不断加大,2014年给予新能源汽车政策最优惠、最具体、力度最大,并有了根本性的突破。如减免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公务车采购30%必须是新能源汽车、破除地方保护、配套政策完善等方面。新能源汽车已经从市场培育期转为发展期,市场将迎来更强劲的推动力。从小批量的示范运营到大规模的市场化运营,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将迎来真正的挑战。就目前来看,要大规模推广电动汽车,还需要在研发、产业化、基础建设等方面多做工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94908-871805.html

上一篇:“全链条”视角下的科技服务产业体系
下一篇:平行工业时代:移动智造
收藏 IP: 159.226.10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9 06: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