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无忌
“软件定义”(Software Defined)的概念自问世以来已超过十个年头。十年来,互联网和科技行业清流怪石层出不穷,迄今还能发展壮大、屹立不倒的技术理念,“软件定义”可以算是尚存硕果之一。在虚拟化、容器化、云化、智能化的浪潮里,不但未被冲淡,反而尤显用武之地。
回顾这十年间的发展,从Stanford的校园课题起步,SDN、SDS、SDDC或其他相关技术已经变成了普遍应用于全球电信运营商、云服务商和互联网公司的成熟方案,并且依旧保持强劲发展势头,逐渐延伸向其他行业。
一以概之,“软件定义”通过标准化、虚拟化的中间层逻辑和架构,实现简便、弹性、集中、敏捷、动态的分布调度、优化配置、负载均衡。
SDN的发展方向
以SDN(软件定义网络)为例,传统网络架构冗余复杂,面对流量爆发式的冲击,只能够增加基础设施或使用负载均衡器进行有限的缓解,网络利用率越来越低。然而随着互联网的井喷式发展,用户基数的增加、在线多媒体的应用、复杂型交互的普及,产业需求反推了前沿技术的落地。2009年Open Flow正式商业化,利用开放接口和标准协议实现了网络资源的集中管理和灵活调度,打破了传统的分布机制,分离了基础设施层和控制层,大大节约了设备投入和人工成本。
在业内各巨头对SDN的不断探索进步中,Google的B4网络是目前商业应用的翘楚,号称SDN应用之王,极大程度优化了Google内部大规模的数据同步、远程访问和超文本备份问题,展示了Google强大的软件能力,三层式的控制结构最大能够提升90%的带宽利用率。
从2012年到2017年,SDN全球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近60%,相比而言,全球大数据市场和云计算市场的增速也只在20%左右。国际市场上三大SDN组织鼎足而立,Facebook、Google、Microsoft等互联网巨头共创的ONF、传统设备商共创的ODL,以及电信运营商合作的ONOS,各个联盟都希望SDN向着对己端有利的方向发展并商业化,并且都坚信这个开源协议还能迎来更高速的增长期。
SDS和SDDC的应用趋势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重云趋势,纵向扩容和人工操作已经无法满足现在复杂多变的互联网需求,对SDS(软件定义存储)和SDDC(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需求也日益高涨,已经成为互联网企业和云计算企业的标准配置。
自VMware开始倡导的抽象化和池化,实质上是回归到了共享、解耦、分布式和虚拟化的初衷上,资源池解放了许多企业被数据绑架的困境,以VMware为首的众多先锋伊始实现数据的最优调用和部署。微软随后异军突起,依托其Azure、Office、Xbox、Outlook等模块的庞大数据库积累,进行了SDS和SDDC实践和突破,WindowsServer虚拟化的成功,以及微软在混合云应用的探索,使微软在SDDC第一阵营的位置愈发稳固。此外Amazon、Facebook、阿里、腾讯等都已在SDS和SDDC的技术领域谋得一席之地。
而SDS与SDDC广泛的应用场景,比如混合云的规模化普及,区块链的进一步推广,政务数据容灾的需求扩大,一定能够更大幅度提升技术生态的进步速度。尽管一些机构给出了SDDC全球市场规模2018年将达到54亿美元的预测,但相信随着云存储的升温,这个数字极有可能更加乐观。
“软件定义”产业
目前Amazon、Apple、Google、Microsoft、Cisco、VMware、IBM、Intel等国际寡头都有其独到的“软件定义”技术方案和研究机制,整个“软件定义”产业从用户交互,到硬件设备(如控制器、交换机),不论托管、协作、共享、定制型业务,都存在成熟的企业集群。国内以BAT为首的众多互联网公司,也早已对SDN、SDS、SDDC运用得得心应手。即是说,互联网行业未来将带给“软件定义”的,更多的是技术成熟、创新与突破,而非市场需求的扩大。
“软件定义”产业的下一次爆发,很大程度将来自于关联行业的市场需求。然而,以目前的产业结构来看,“软件定义”极少跨行业直接发生关联,三至五年内依然会主要依托云计算为载体向外输出。
即将迎来5G元年的通信行业应当是“软件定义”的“主战场”之一,传输速度最高提升至4G网络的100倍,而网络延时降低到50分之一,在技术指标上就已经存在巨大的想象空间。从国内市场来看,三大运营商和华为、中兴都已应用颇为领先的相关技术储备,面对5G网络密集的通信节点、自组织的网络管理和激增的数据量,SDN和SDDC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抽象化的集中管理配置是提升响应效率的关键一环。如果5G网络如期在2020年迎来商用化,那么对“软件定义”的需求可想而知。
金融产业对“软件定义”的依赖也在与日俱增,金融体系是社会经济的重要支撑,为保障这些与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数据高速流转,各大银行系统的数据库和内部传输早已应用相关模块。然而,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进一步成熟,金融衍生品的丰富,国民金融活动愈发复杂频繁,数据规模的爆发亦成为金融管理的难题和机遇。此外,ICO虽然在国内被禁,但金融机构依然坚持在区块链领域的尝试,这种去中心化的虚拟账簿结构与“软件定义”架构适配度极高,在数据存储、传输、安全等方面都会让“软件定义”大展拳脚。
文化娱乐是另一项“软件定义”的助燃剂,在国家政策和传播技术的双重支持下,文娱产业逐渐走向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中心,而文化娱乐的核心在于内容创作,所谓“内容”包含绘画、雕刻、建筑、音乐、文学、舞蹈、戏剧、电影、游戏九种艺术门类,而对内容创作者的激励和保护,自然源于对内容的保存、保护、传播、变现、追溯。
现阶段尚未有完善的技术体系对整个过程进行保障控制,随着内容创作的多元化和规模化,没有比“软件定义”更适合完成这个技术体系的逻辑了。
软件定义产业链
“软件定义”对互联网产业的推动力,对通信、金融、娱乐等相关行业的协同力,都是巨大的,自然意义非凡。但我现阶段不主张近年来常听到的声音——“软件定义一切”(Software Defined Everything/SDE/SDA),这容易走上另一个极端,把一个极接地气的前沿技术推上科幻小说的殊途,相比之下“算法统治世界”的说法倒显得务实一些。“软件定义”的本质——是资源的高效配置。这与很多社会学和经济学课题不谋而合,但技术是手段,不是目的,所以在短期的未来,我更倾向于提出一个概念——“软件定义产业链”(Software Defined Industry Chain/SDIC)。
以我们的企业为例,旗下子公司涵盖地产、金融、娱乐、文旅、影视、互联网等多个板块,资源高效最优配置是企业管理的重大挑战。而类似的资源配置问题上升到产业或政务视角,就是如何通过标准化、虚拟化的控制层,创造简便、弹性、集中、敏捷、动态的产业链闭环,从而优化产业结构。
产业链中无形的对接机制,可以类比“软件定义”结构中的开放式标准化接口,桥接关联模块。而无论供需链、空间链、企业链、价值链,都是产品、服务和信息的传输与反馈,这与“软件定义”的核心机制又属于同一范畴。于是问题回到了——我们是否要在产业或政务层面追求更合理的资源配置、更纯粹的价值输出、更优质的产业结构、以及更高效的响应机制。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软件定义”就是解决问题的不二法门。
首先,建立虚拟化的中间控制层,分离产业链配置层次;其次,生产要素池化,消除供给要素孤岛;其三,通过自我学习的逻辑算法代替简单的“市场”或“计划”,解决生产过程和市场秩序的耦合;其四,抽象产品、服务、信息、货币,实现一体化和去中心化,使上下游契约更加稳固和灵活;其五,逐步打破资源时间配置、空间配置与社会分工的阻隔;最终,产业需求得以敏捷反馈,从而产生出不断迭代、优化的产业链机制。
自始至今,“软件定义”尽管饱受争议,依然是众多科技企业、从业者和学者的宠儿。它对于每个与数据打交道的企业,都是宝贵的技术财富。但它不应受限于此,所有从事商业活动、追求经济利益的主体,都将逐渐了解到——“软件定义”的技术理念和逻辑结构会给产业和产业链带来的巨大影响,它应当是所有商业体共同关注、探索和实践的蓝图。
作者单位:中视合创产业集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01: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