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我们现在亟需从0到1的研究? 因为我们已经有太多从1到1.01,从1.01到1.011的研究;因为我们已经很擅长跟踪型、改进型和集成型研究并发表了大量SCI论文;因为我们的SCI论文一直在快速增长,而核心科技竞争力远远跟不上综合国力和SCI论文的增长速度。痛定思痛,我们必须要敢于啃硬骨头,做研究要提倡瞄准从0到1的突破性研究了。
从0到1的研究是科研跨越式发展,需要跨越式思维,需要冥思苦想,更需要灵光一闪的顿悟。所以,要想很好实现从0到1的研究,需要学习和掌握顿悟论。顿悟论的顶级高手,很有可能是顿悟论的创始人,就是中国禅宗的六祖惠能大师。
惠能大师在唐朝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在广东新兴县出生,幼年丧父,长大后以砍柴和卖柴维持生活,没条件上学,基本不识字。有一天,惠能听到有人朗诵《金刚经》,而突然有所领悟,当下决定不砍柴而去学佛了。 他听说弘忍大师(五祖)在黄梅东山寺讲《金刚经》,于是决定去学习。安顿好母亲后,惠能来到了东山寺,见到了弘忍大师,被安排到厨房舂米。他一有空就去旁听大师讲法,偷学了约一年。
有一天, 弘忍大师要众弟子作偈(佛经中的唱词,一种略似于诗的有韵文辞,通常以四句为一偈。主要写自己对佛法的理解),想考察一下弟子们的见识,以便选接班人。神秀是大弟子,提倡刻苦专研佛法,日积月累,渐悟成佛。神秀先把偈写在廊下的墙壁上。其他弟子看神秀的偈语写得很好,都不敢动笔写了。
惠能不识字,听别人读了神秀的偈后,认为神秀还没有真正悟到佛性。他冥思苦想,顿悟后作了一偈,也请人写上墙壁上。弘忍大师发现惠能的偈悟性更高,便在夜里私下把他找来开小灶,为他单独说法,还秘密地把衣钵袈裟给传给他。于是,惠能就成为了中国禅宗的六祖。记录六祖讲法的著作《六祖坛经》是中国禅宗的经典著作,据说可以与儒家的《论语》和道家的《道德经》相提并论。
六祖的故事,就相当于现在有一个从来没有写过论文做过科研的小学生,听了几次大专家的学术报告,就找到了创新点,并写了一篇高水平的论文,直接破格评为教授。据说,五祖知晓惠能已经领悟本性,于是对惠能说:“如果不识本心,学佛法也没有帮助。如果识见各自本心本性,那么就是丈夫、天人事、佛”。这与我们今天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否很相似? 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就是要不忘科研的本心和本性。在送别惠能的时候,五祖要划船送惠能去对岸。惠能说:“未见本性的时候要师父度,悟见本性的时候是自己度 ”,于是自己划船过河了。 这与我们今天说的“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现代科研也有顿悟论,称之为格式塔的顿悟论,也称为完形心理学,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整体具有部分之中所没有的性质,主张对整体的研究,有个非常有名大猩猩香蕉实验。
在该实验中,香蕉被挂在房屋中间,位置很高,大猩猩即使跳起来也够不着。房间里还有3个木箱子,单独用一个箱子和2个箱子,高度也不够。吃不到美味的香蕉,大猩猩非常着急,经过各种尝试失败后,突然顿悟:把三个箱子叠在一起,它站在箱子上面,终于拿到了香蕉。
俄国著名化学家门捷列夫,为探求化学元素之间的规律,研究了很久,却未取得突破:始终排不出一张科学合理的元素周期表。为此,他曾经连续三天三夜在实验室工作,试图 制成周期表,可惜化学元素太多了,可能性太多,非常难排,试了很多次都没有成功。最后,他太累了倒在办公桌旁呼呼大睡。在他的梦中,他发现各种元素都按它们应占的位置自动排成了一张表。一觉醒来,门捷列夫立即将梦中得到的周期表写在一张纸上。经过反复核对和实验,他发现这个梦到的周期表只有一处需要改正。于是,他风趣地说:“让我们带着需要解决的问题去做梦吧。”
总的来说,从0到1的基础研究,既需要日积月累的探索和思考,更需要灵光一闪的顿悟和发现。没有经历长期艰辛的探索,没有经历冥思苦想的痛苦,就难以有顿悟和发现的高光时刻。作为科研工作者,在科研之余,不忘科研初心,学习学习顿悟论,应该有益而无害。
作者简介:陈德旺,IEEE高级会员,福州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自动化学会混合智能专委会副主任,中国运筹学会智能计算分会副理事长,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智能交通。至今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SCI检索论文40余篇,IEEE Transactions论文13篇,他引3000余次。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8: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