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解放”欧亚地震带小纪

已有 16884 次阅读 2015-4-3 09:06 |个人分类:强震预测|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欧亚地震带

昨晚上,整理书架上堆放的“古董”书时,无意中翻到了俺曾看过的杜鹏程著的小说《保卫延安》,自然而然想到了毛主席曾写给彭德怀元帅的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对有志学者们,科研需要这种舍我其谁、敢把皇帝拉下马的英雄精神。

“解放”世界第一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1】后,经数月努力,世界第二大地震带——欧亚地震带也获“解放,”为此写这篇博文做个纪念。

先介绍下世界三大地震带(文字和图片来自Baidu):

1. 环太平洋地震带:即太平洋的周边地区,包括南美洲的智利、秘鲁,北美洲的危地马拉、墨西哥、美国等国家的西海岸,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列岛、琉球群岛以及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这个地震带是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带,全球约80%的地震都发生在这里。

2. 欧亚地震带:该带从欧洲地中海经希腊、土耳其、中国的西藏延伸到太平洋及阿尔卑斯山,也称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这个带全长两万多公里,跨欧、亚、非三大洲,占全球地震的15%

3. 海岭地震带: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海岭(海底山脉)。

 


 

欧亚地震带又称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横贯亚欧大陆南部、非洲西北部地震带,它是全球第二大地震活动带。这个带全长两万多公里,跨欧、亚、非三大洲。

许多地震发生在横贯欧亚的地震带。欧亚地震带从地中海北岸开始,沿着阿尔卑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经意大利亚平宁半岛西西里岛土耳其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北部、我国青藏高原南部,并在印度东部与环太平洋地震带相连接。全球约15%的地震能量的释放发生在这一地震带内。欧亚地震带是与阿尔卑斯褶皱带紧密联系的,为此也叫做阿尔卑斯地震带;它始于地中海北岸,所以同时也叫做地中海地震带。

 


备注:黄色与绿色条带分别表示环太平洋与欧亚地震带

 

通过对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分析,为划分板间地震区、分析震情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加深了对地震们脾气秉性的理解。

对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分析,开拓了我们的视野。站在全球角度再看我国及其周边的地震活动性,有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吕氏春秋·顺说》:顺风而呼,声不加疾也,际高而望,目不加明也,所因便也。”

分析欧亚地震带,涉及到板内与板间地震区分界线的厘定问题,地处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接壤的墨脱地震区是一个好例子。在原来划分墨脱地震区时,对如何厘定板间与板内地震区分界线,当时考虑的不够充分,现在彻底搞明白了。板间地震区范围受板块边界控制,其孕震空间尺度通常远大于板内地震区板内地震区范围受断裂分布控制;板间与板内地震区的分界线受控于较大尺度板块边界断裂的空间展布形态。

1950815日在西藏墨脱曾发生8.6级地震,当时分析其孕育过程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仍未搞清楚,还以为是历史地震目录缺失严重所致。现在从板间地震角度分析其孕育过程,那是相当地符合我们提出的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滴。

从孕育周期界定与主震事件判识角度,分析了欧亚地震带各地震区诸多历史巨震孕育过程和当前震情,例如:

1755年葡萄牙里斯本大地震,发生于1755111日早上940分。这是人类史上破坏性最大和死伤人数最多的地震之一,死亡人数高达约六万至十万人。大地震后随之而来的火灾和海啸几乎将整个里斯本付之一炬,同时也令葡萄牙的国力严重下降,殖民帝国从此衰落。 

地质学家估计这次地震的规模达到里氏震级9级,震中位于圣维森特角之西南偏西方约200千米的大西洋中。它造成的影响首次被大范围地进行科学化的研究,标志着现代地震学的诞生。

分析表明,该地震区至少已经历了两个孕育周期,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是第一周期的主震事件,当前处于第二周期,未来该区将发生Mw8.3~8.7级地震。欧洲某些国家有关部门别光顾着喝香槟了,该为防震减灾干实事了。

从研究过程看,与板内地震区对比,板间地震区地震们的“创新”能力更差,模仿能力十分出色。

有关的分析正在进一步细化,然后撰写论文发表。

备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无商业目的,在此致谢。

 

参考

【1】“解放”环太平洋地震带小纪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860806.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879471.html

上一篇:与圈内学者们聊“创新”与“基金”的话题
下一篇:解读内蒙阿拉善左旗Ms5.8级震群事件
收藏 IP: 101.254.186.*| 热度|

6 姚攀峰 王少凯 徐晓 蔡庆华 chaijf eart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1: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