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强震预测研究处于探索阶段,对有些问题仍然没有【标准答案】。在完全揭示强震孕育过程这个科学之谜前,判断某种理论方法是否合理,有两个原则:一为自洽性(无内在逻辑冲突,可自圆其说);二为实践可检验性。因此,不能以教科书上说的、过去的认识,轻易地否定新的认识。地震学界该反思和总结了,若过去的认识都是正确的,几十年来地震预测研究的裹足不前说明了什么?固步自封、因循守旧是阻碍创新的绊脚石。
该反思什么呢?问题太多了。我打算列出十个具体科学问题,看看地震学家们能答对几个,对强震孕育机制的理解有多深?
1、 强震、大震与巨震事件的发生大都是多条活动断裂(带)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研究强震孕育机制,不应仅盯着主震事件的发震断裂(带),还应考虑其它活动断裂(带)的参与作用。以汶川地震为例,如何确定哪些断裂(带)参与了汶川8.0级地震的孕育过程?依据的方法是什么?
2、 存不存在主震型地震序列?请举例说明。
3、 一个地震区,何时发生的地震代表能量积累?
4、 一个地震区,何时发生的地震代表能量释放?
5、 如何区分preshock、foreshock、mainshock与aftershock事件?
6、 如何判定一个地震区的余震活动结束?
7、 强震孕育过程有没有自组织临界性(SOC)?
8、 弹簧-滑块模型用于描述强震孕育机制合理吗?为什么?
9、 在强震孕育过程中,能监测到震群事件。震群事件是如何发生的?
10、 流体对岩石破裂有什么作用?会影响其失稳的临界值吗?
在我看来,以上十个问题属于与预测研究有关的基本问题。欢迎地质、地震与力学等专业的专家们解答。答对6个问题有奖,全部答对了,奖励大大滴。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01: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