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多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项目,项目验收时和验收后的执行效果如何评审,值得探讨。
不少项目验收时,都会“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说在某某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或突破性进展,发表了数百篇论文,培养了N多人才。这些都是“广告”,实战如何?还得看“疗效”。
“疗效”如何评价?这得看研究目标实现了没有?实现的程度如何?
我们还是从解剖“973”项目《大陆强震机理与预测》这只“麻雀”开始,可窥一斑而见全豹。
该项目自1998年开始执行,截至2003年12月项目验收,累计投入7211.9万元,其中973计划资助总额为4767.8 万元。项目通过野外地震观测获取了一大批珍贵的原始资料。2003年3-6月,项目专家组对野外探测资料进行了验收。项目的全部野外数据均为可共享数据。这些数据按类型分为测深数据、形变数据和流动台阵地震观测数据。
项目的总体目标[1]是:在今后5—10年内,发展以地点为目标的强震预测理论,并对以时间为目标的强震预测进行探索;在对以地点为目标的强震预测有所突破的基础上,对未来可能发生地震的地区加强观测和研究;再通过5— 10年的努力争取在以时间为目标的强震预测理论方面取得明显的进展。
不可否认,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有用的研究成果,已发表了600多篇学术论文,特别是在国际核心刊物上发表了一批高水平学术论文,其中有106篇被SCI收录,有两篇分别发表在Science 和Nature上。
当然,任何投入大量经费的研究或多或少都会有用的,会有进展的,但用处多大是个问题。
项目的第一科学目标是“在今后5—10年内,发展以地点为目标的强震预测理论,并对以时间为目标的强震预测进行探索。”显然,实践表明,这一目标没有实现。对2008年汶川8.0级地震“毫无察觉”和对2010年玉树7.3级地震“无法预测”的严酷事实说明,对强震孕育机理仍不清楚。机理与预测是“鱼和水”的关系,机理不明,谈预测无异于“水中捞月”。
第一科学目标没有实现,第二科学目标更无从谈起。说7000多万元的经费基本上是“交了学费”也不为过。
不知道当时该项目是如何立项的,当然科学探索嘛,有可能失败,也允许失败,有可能会交学费,但项目立项时,也得看看解决强震机理与预测这个难度极大的科学难题,是否有取得突破的成功苗头。该项目的研究方法属于老一套“电、磁、重、形变”等方法和技术的综合集成,看不出有神马 new idea,研究思路上没啥新思维,不可能取得重要突破。
为减少国家重大项目“打水漂”的事儿一再发生,最好在立项时严格把关,对没有新思维、新方法、新苗头的项目,不要期望在研究过程中会“出现奇迹”而“心太软”,也不要予以资助。
在科研中,我们不能避免“交学费”,但可以减少“交学费”的机会,以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参考
[1] 张国民,张培震,大陆强震机理与预测研究综述,中国基础科学,2004,No.3.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01: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