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为何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出现第八次空缺?

已有 4590 次阅读 2012-2-15 16:31 |个人分类:建言献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原因, 自然科学, 一等奖, 空缺

据《中国科学报》报道[1]2011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名单于214正式公布,象征中国科研领域原始创新能力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今年再一次出现空缺,这是自2000年以来的第8次空缺。

从该新闻报道看,我国对自然科学一等奖的评审是非常严格的,宁缺勿滥是重要的评价标准。这也说明,没有重大的原始性创新成果,通过“跑关系”等“混”个大奖的做法基本上没有可能性。

有关人士分析指出,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空缺一方面说明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难度确实很大,能成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往往需要经历很长时间。另外就是我国的科技投入不断加大,但科研环境与评价体系尚不完善,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还有待提高。

为何自然科学一等奖多次空缺呢?其根本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试图给出较为合理的答案。普通的科研人员由于掌握的科研资源较少,做不出重要的原创性成果无可厚非。但对那些科研界的牛A至牛C们,他们掌握着充足的资源,如有973、基金重大项目等、在圈内影响力大、官职较高、有自己的团队,应该不缺什么了吧,但仍然做不出重大创新性成果,就让人不可思议了,其可能的原因是:

一、科研评价体系的缺陷导致研究者缺乏攻克重大科技难题的勇气

目前的科研评价体系导致了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急功近利,研究一些简单的问题或跟在洋人后面做些跟踪、模仿、改进时式的科研工作,在短时间内易出成果。反之,解决那些重大科技难题的研究,耗时很长,突破一点很难,需要有“宁做板凳十年凉,不写文章一字空”的精神。权衡利弊,诸多科研人员不敢碰“硬钉子”,缺乏一种忘我的牺牲精神和勇气,缺少一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恒心与志气。

二、    浮躁的科研环境导致研究者不能静心从事学术研究

科研界的牛A至牛C 们,该拿到的已经拿到了,某些人院士称号也拿到手了,如果专心致志于自己的学术研究,应该能做出重大的成果。但或许某些人不是这样想的,总嫌自己的项目少、经费不够多,不仅热衷于各种社会兼职,还热衷于各种项目鉴定会,不管重不重要的学术会议,都要去“露个脸”做大会报告。试想这样长期下去还有时间做研究吗?更不用说起到团队的“模范带头”作用了,上梁不正下梁歪,学术带头人如此浮躁,具体“干活”的人能静心研究吗?

三、     知识面“专”而“窄”

在浮躁的科研环境下,多数科研人员还是能坐住“冷板凳”的。在现在学科过分细化的条件下,某些科研人员的知识面过窄,数据库中的“知识”储备不足,遇到科研难题时打不开思路,思维容易短路。例如,当年我研究“等距性断裂”为何在自然界中较为常见这一问题时,用力学知识难以解决,但用分形几何学方法轻而易举就解决了。此例说明,“专”而“广”的知识面是必须的,毕竟“条条大路通罗马”啊。只要问题得以妥善解决,用任何招儿都行。

四、    缺乏“另类”、“逆向”的科研思维

现在“模仿、跟踪”式的研究大行其道,自然不会做出原创性成果,充其量只是“修修补补、拾漏补遗”的工作,意义不大。在我研究的圈子里,不少院士在学术会议上作报告时强调“岩土体多场耦合、多尺度耦合数值模拟”是未来的学术方向,于是乎大家不加思考的搞起了水-岩(土)-温度-化学耦合本构模型、各种优化算法、数值分析程序,模型越来越复杂,涉及到的不确定性参数也越多,热闹了数年后,发现除了发表一些论文外,难以用于实际工程解决稳定性评价问题,也没人能搞清岩土体变形破坏过程中这些场是如何耦合的?岩体破坏的前兆规律是什么?其实岩体的破坏过程有着共同的规律性,外部环境的加卸载作用不会改变其失稳的本质特性。要搞清这种本质的规律性,就不要盲目跟随、人云亦云,而需要另类的思维、独特的视角去研究。

经过在小圈内多年的学术研究,大部分人都形成了一种基本的思维定式,自觉或不自觉的形成了“正向”思维模式。如换一种“逆向”思维模式思考问题,可能“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想,在完善科研评价标准的基础上,静心研究+创新性思维是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基本保证,按照这种模式坚持不懈做下去,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不会空缺,拿到诺贝尔奖也指日可待。

备注:本文是在博文[2]的基础上,经修改完善后写成此文的。

参考

[1] 作者:王静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2-15 8:17:44
科学报:自然科学一等奖缘何第八次空缺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2/259756.shtm

[2] 秦四清,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多次空缺意味着什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537714.html

上一篇: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方法论探讨
下一篇:《Science》杂志公布的125个科学前沿问题,可以去掉一个
收藏 IP: 118.26.246.*| 热度|

15 吕喆 曹聪 李双双 刘洋 戴德昌 庄世宇 王宇飞 苏德辰 孙强 李冰 许海云 陈安 zzjtcm ceodesci laokanke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00: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