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浅议科学发展中假说的重要性

已有 4085 次阅读 2011-10-10 15:32 |个人分类:科研随想|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假说, 科学发展

恩格斯说,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

所谓科研,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可认为是一个不断提出新假说和验证、修正或推翻假说,直至形成新理论的过程。

下面先看看爱因斯坦提出的广义相对论得到验证并被大家最终肯定的漫长过程。

光线在通过强引力场附近时会发生弯曲,这是广义相对论的重要预言之一。

后来1922年、1929年、1936年、1947年和1952年发生日食时,各国天文学家都组织了检验光线弯曲的观测,公布的结果与广义相对论的预言有的符合较好,有的则严重不符合。但不管怎样,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天文学家开始确信太阳对星光确有偏折,并认为爱因斯坦预言的偏折量比牛顿力学所预言的更接近于观测。但是广义相对论的预言与观测结果仍有偏差,爱因斯坦的理论可能需要修正。

1973630日的日全食是二十世纪全食时间第二长的日全食,并且发生日全食时太阳位于恒星最密集的银河星空背景下,十分有利于对光线偏折进行检验。美国人的观测结果再次证实广义相对论的预言比牛顿力学的预言更符合观测,但是难以排除此前已经提出的布兰斯-迪克理论。

光学观测的精度似乎到了极限,人们想到通过观测太阳对无线电波的偏折来检验广义相对论的预言。从1970年左右开始进行了这样的观测,1974年到1975年间,福马伦特(A. B. Fomalont)和什拉梅克R. A. Sramek)利用甚长基线干涉技术,观测了太阳对三个射电源的偏折,最后(1976年)得到太阳边缘处射电源的微波被偏折1.761″±0.016″。终于天文学家以误差小于1%的精度证实了广义相对论的预言,到1991年利用多家天文台协同观测的技术,以万分之一的精度证实了广义相对论对光线弯曲的预言。只不过这时观测的不再是看得见的光线而是看不见的无线电波。

光线弯曲长期观测的结果最终证明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不是假说,而是科学的理论,最终得到了科学界的广泛认可,并对物理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反观我国诸多的科研工作者,习惯于认可洋人的理论方法,不敢质疑其正确性,愿意跟在后面做些跟踪、模仿、修正式的科研工作,这样虽有利于发表论文、职称评定、项目申请等,但从根本上无助于科研的突破。

假说也不要随便杜撰,应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

提出假说后,要通过观测、试验、预测检验的证实,假说如得不到证实,仍然只能是假说。现在有些人想象力丰富,敢于提出假说,如在地震成因机制上,有些学者提出了核变成因、板块追尾成因、天然气爆裂成因等,但由于得不到验证,难以被人接受。

提出有价值的假说后,要进行验证,有的假说甚至要进行长期的验证,所以科研的重大突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这需要科研人员要耐得住寂寞,有长期做冷板凳的毅力。

希望大家敢于质疑别人理论和方法的正确性,多提出有价值的假说,并在长期验证后升华为新理论,这是实现重大科研突破的成功之路。

参考

阎辉:科研有无“格式”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10/253540.shtm

光线弯曲

http://baike.baidu.com/view/1338717.ht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495259.html

上一篇:另类思维是科研突破的利器
下一篇:科研中的“多快好省”现象辨析
收藏 IP: 123.113.37.*| 热度|

3 刘用生 卢萌盟 孙强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9: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