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漫谈人与自然界的“群体”现象

已有 3780 次阅读 2011-6-18 23:41 |个人分类:科研随想|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自然界, 群体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都说明了人都喜欢“扎堆,团结起来力量大吗。现在的人都喜欢“热闹的生活”,有家庭,有组织,有团体,有单位。吃饭时,一个人吃饭不香,总愿意找几个人一块吃饭,因一个人吃饭没人陪着聊天,没意思。“人群”说明人不是独立的人,人喜欢交往,与其他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除了人以外,动物界也喜欢“群聚”。有马群、羊群、猪群等,表明动物界也不希望自己孤立,个体需要温暖和交流,个体容易被消灭,团结就是力量啊。

强震的孕育也需要“群体破裂”的参与,没有“震群”力量就不大,就不能突破断层中锁固体的阻挡,不会引发后续的强震。

“人群”代表一个势力圈层表征大家的诉求,“震群”代表能突破阻挡的圈层而最终“闹事”,癌症的发生可能也是“坏细胞群体”形成的“邪恶”势力“惹的祸”。

由此推想,科学研究是否应该研究自然现象的“群体特征”而不是“个体特征”才能找到突破口呢?我想与大家共同探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456785.html

上一篇:从分形几何学由“热门”变“冷门”谈起
下一篇:“闲人”与“忙人”谁更适合搞科研?
收藏 IP: 121.18.127.*| 热度|

2 付碧宏 zzjtcm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21: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