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以笨功夫做科研才可能出卓越成果 精选

已有 18050 次阅读 2021-3-13 15:04 |个人分类:建言献策|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一提到曾国藩,大家就会想到一句话“结硬寨打呆仗。”这句话的意思是:曾国藩领军打败太平天国的诀窍靠的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取巧,不投机,始终掌握战略主动权。国学大师钱穆说:“古往今来有大成就者,诀窍无他,都是能人肯下笨劲。”胡适也说:“这个世界聪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数人。”

虽然科研人员是智商较高的一类人,但仅靠高智商而不肯下笨功夫也难以做出卓越成果。纵观科技史,做出卓越科研成果的科研人员,不管智商高低,但几乎都是下了“十年磨一剑”的笨功夫。例如,爱迪生为了选择合适耐用的灯丝研制灯泡,先后试验了1600多种不同耐热的材料,这种不厌其烦的笨劲,终于使他获得成功,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居里夫人苦其一生潜心研究镭,以平静的心态、一丝不苟的精神,两获诺奖;袁隆平带领团队培育出亩产超1000公斤的超级杂交稻,背后是数十年深入田间、不怕重复的基础实验;陈景润之所以能证明1+2”,靠的是长年累月一点一滴地演算,仅演算纸就用了几麻袋。

即使某科研人员有了新想法,但要把其落地提出坚实的新原理/新理论并加以证实,没有长期的打磨和实践不行,稍有一点投机取巧的心理就可能功败垂成。在科研中,不肯下笨功夫,就容易形成浮躁之风急躁之气——急于发文章、急于拿项目、急于抢“帽子”、急于拼奖项。如此,虽能多快好省地出所谓的成果,但最终势必沦为鸡肋。

在工程地质领域,不少大哥大姐级的教授夸我是怪才,即不按常规套路出牌,想法别出心裁,善于从错综复杂的现象背后找到支配其演化的本质规律。我知道这是一种鼓励,也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要论智商,自感一般一般,但要论勤奋,估计没几个人能超过我,因为我知道“勤能补拙”的道理。

2009年以来,我除春节外几乎没有休闲,脑细胞兴奋起来通宵夜战是常事,平均每天工作时间约14个小时,不时思考如何找到某难题的突破口,理论细节与框架之间的桥梁是否牢固,证据链是否强壮,如何改文章才能做到科学性和故事性俱佳;有时想的脑瓜子生疼仍一筹莫展而食不甘味,有时为逻辑链的中断而夜不能寐,有时为某个奇想妙想而留恋往返。是啊,虽然科研虐我千百遍,但我待科研如初恋。

昨晚,和某地学期刊的副主编通过微信聊天时,我说:近些年,我团队成员写文章比较慢,一般写初稿得1年多,修改不低于20遍后(约半年)感觉满意才投稿。因此,我团队一年最多能发几篇文章。反观有些团队一年能发十几篇乃至几十篇文章,不知人家是怎么搞出来的?或许,人家是“天才”,我们是“笨蛋”。嗯,即使科研中有了实质性进展,但要实现严谨且完美地表述,依赖于反复的锤炼,除此无他。

确实,科研突破需要苦干、实干加巧干,但若没有前两者“垫底”,仅靠后者只能是投机取巧。大家知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可能引起质变,这亦再次说明下“笨功夫”坐“冷板凳”是成就卓越成果的基础。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愿以此与致力于攻坚克难的科研人员共勉。

参考(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276517.html

上一篇:日本物理学家梶田隆章何以得诺奖?
下一篇:开展不同学科组之间的学术交流值得提倡
收藏 IP: 59.109.158.*| 热度|

53 孟利军 周阿洋 褚海亮 刘辉龙 檀成龙 任文龙 范振英 李宏翰 杨百存 贾玉玺 秦克周 吴斌 尧中华 卜令泽 陈南晖 黄永义 法文哲 朱鸿源 孙宝玺 杨正瓴 李万峰 陈新平 郑永军 张英姿 晏成和 胡大伟 农绍庄 李毅伟 彭真明 梁洪泽 曾杰 苏德辰 张红光 韦四江 王崇臣 陈万浩 徐耀 徐绍辉 郁志勇 王从彦 吴晓娲 杨顺楷 汤茂林 王启云 王善勇 闻宝联 宁利中 张明武 李振乾 张国宏 王勇 徐志刚 NTUZYY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1: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