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天,科学网博主讨论破“五唯”后如何进行科研评价的博文较多,但大多集中于对个人的评价方面。我觉得,科研人员应有一定的情怀,不要仅从个人角度考虑,更多地应从国家层面考虑。记得美国第35任总统肯尼迪发表就职演说时说过一句名言:“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而要问一下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些什么(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是啊,国家培养一个科研人员需花费巨大的成本,每一个科研人员应胸怀报国之志为之尽心尽力,正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嘛。
我想说的是,国家层面之所以痛下决心破“五唯”,主要是基于:(1)在大量的投入下,虽然我国论文、专利的数量上去了,但总体质量堪忧;(2)高影响因子与高引用论文多了,但原创性成果仍凤毛麟角;(3)凭论文相关指标上位的不少“帽子”人才,个人确实名利双收,但几乎未起到推动学科跨越式发展的率先垂范作用。确实,国家需要的是能解决重要问题的高创新性乃至原创成果,需要的是能确实引领学科跨越式发展的领军人物。为实现这些目标,破“五唯”势在必行。
那么,破“五唯”后应优先抓什么呢?
我的看法是,应在全国范围内摸摸家底,看看:(1)哪些学科已诞生了原创成果?国家层面如何扶持才能完善?如何推广应用?(2)哪些学科已有了做出原创成果的苗头?国家层面如何让“星星之火可以燎原”?(3)哪些学科具有做出高创新性成果的潜力?国家层面如何进行前瞻性布局与引导?只有弄清了这些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凝聚力量,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以率先实现某些学科的超越或跨越式发展。如此,不仅可起到示范作用,而且可极大地增强我国科研人员的学术自信,从而加速我国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的转变。
摸清家底难度大吗?有难度但并非如想象中的那么难。每个学科谁创新能力强,谁有“真货”,圈内大部分科研人员心里是有数的,只不过怕得罪大咖不愿在公众面前说而已。必要时,每个学科开学术大会时,派人微服私访该学科的普通科研人员,便可找出“潜伏”的真才实学者。然后,国家层面邀请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专家召开面对面评审会,让其上会讲解自己的亮点成果,进行公开辩论。若专家在实质性问题上驳不倒答辩人,自然能确认答辩人确实有“真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1: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