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漫谈“基于” 精选

已有 7867 次阅读 2019-11-20 11:57 |个人分类:热点关注|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基于, 急于

或许诸多人士已注意到,“基于”常闪亮登场于不少论文题目或基金项目名称中。刘全慧教授统计过,名称中含有“基于”的项目获得批准的数量和资助金额,都呈现出爆炸式增长。

不管论文或基金项目,若题目或名称中出现“基于”,则意味着这是“跟风”式工作。既然是这样的工作,作者或申请人低调点不行嘛,干嘛非要广而告之啊。

咱一看到“基于”,就想到了“急于”,知道这些学者急于发表论文、急于拿到项目、急于拿到“帽子”。当然,“跟风”式科研易上手,“灌水”式论文易高产,而“攻坚克难”式科研突破往往需要“十年磨一剑”,期间有一个不出成果的“空白期”,故多数人选择前者而不是后者。哎,功利性科研有虽有益于个人角逐名利,但不能解决国家亟需的“卡脖子”科技难题,且具有可替代性,故做这种科研意义不大。从长远看,获益的个人因“腹中空”不值得同行发自内心的尊敬,估计心里很郁闷,最终也很“受伤”呐。

刚出道的“青椒”们玩玩“基于”,练练手倒也无可厚非,因为其要解决生存问题。然而,已无后顾之忧的“红椒”们再忙着“基于”,难免让人汗颜。

“红椒”们是该沉下心来做高创新性工作的时候啦,因为其已具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和科研经验,具有攻坚克难的本钱。是啊,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有人在年轻时做出了高创新性成果,而有人则大器晚成,在中老年时开始发力同样做出了重要科技贡献。正所谓“有志不在年高,春晖不论早晚”嘛。

纵观科技史,巨擘凭着强烈的好奇心而非功利心驱动,经常思考最根本的问题,做出了伟大的开创性科技成就。这靠急于求成不行,靠“基于前人的思路和认识”也不行。正如诺奖得主丁肇中教授所言:“科学(往往)是多数服从少数,只有少数人把多数人的观念推翻以后,科学才能向前发展。”

但愿有志学者们少做或不做“基于”式的工作,而聚焦于“奠基”式的工作。任何人若能做成一件这样的工作,足可为自己的科研人生画上圆满的句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206863.html

上一篇:台湾岛-菲律宾群岛地震区正在直冲红线
下一篇:攻坚克难宜采用“毛遂自荐”制
收藏 IP: 59.109.155.*| 热度|

20 郑永军 檀成龙 李东风 杨正瓴 杨金波 郁志勇 彭真明 刘立 梁洪泽 高江勇 吴斌 王启云 张国宏 黄永义 周忠浩 郭新磊 李陶 姚远 甘政涛 马德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6: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