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谁来回答“杨振宁之问”?

已有 9569 次阅读 2017-12-11 12:09 |个人分类:建言献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杨振宁之问

青蒿素药物和人工合成胰岛素,是我国科学家在改革开放前取得的世界级成果。杨振宁先生【1】曾问中科院上海生化与细胞所专家:“你们所在那么困难的时期做出了人工合成胰岛素,改革开放后,世界级成果为何却没有了?”

对于这个“杨振宁之问”,参与胰岛素合成的中科院院士张友尚回答:“改革开放后,我们所也取得过重大成果,但我国生化领域的重大成果确实在解放后的前30年比较多。这和我们如今过多追求成果的数量,忽略质量,对原创性研究的支持力度不够有关。”在他看来,我国科研人员在热门领域做的研究过多,因为在前人开辟的道路上行进,失败风险低,容易发论文;做原创性研究则要冒很大风险,而且往往短时间内出不了成果。

大家都知道,科技创新有了从01的突破,才有后来的从1N的后续式发展。从01属于“垂直式”的突变性质变创新,非常困难,因原创开拓性工作存在着不确定性、长期性和风险性;而从1N则属于“水平式”的累进性量变改进,是一种数量式的发展,比较容易做。

在诺奖历史上,授奖给首创者、“忽略”做出后续重要贡献者的案例,不胜枚举。如华裔科学家高锟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主要原因,是他在1966年发表了一篇论文,首次提出光导纤维应用于通信的基本原理。此后,在众多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努力下,光纤进入千家万户,但诺奖只颁给高锟一人。

欧美历来重视原始创新研究,而我国则长期习惯于跟踪、模仿洋人的东东,人家吃肉,咱喝汤。汪品先院士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国内科研的大部分情况是,从西方科技界得到题目,然后从那里买来仪器,最后把论文发表在西方学术期刊。我们成了外国人科研的‘外包工’。显然,‘外包工’是不需要创新的。”

某所长亦曾直言不讳地说道【2】:【目前中国的科研看起来很繁荣、很热闹,但是你如果静下心来,把中国的科研放到世界竞争的大格局里,站在科技发展的大视野上回望,就会发现:不管是基础研究的理论、还是在重大技术的突破,你能看得见的中国人有谁?似乎很难看见谁。原创性的理论极少有咱们的东西,技术领域更是这样——所有改变我们现在的生产生活方式的东西,有哪些是我们自己发明创造的?你再说我们是一个有影响的科技大国,依据在哪里呢?

为什么会这样?我认为,制约我国科学研究的,是流行的科研方式——跟班式科研,说的恶心一点,是奴才式科研。

  跟班式科研的特点是:不去独立思考学科内部的核心矛盾与突破方向,紧跟国际热点,为大牌科学家的理论作无关紧要的修补,有一点成果便自称重大突破国际领先

  这种研究,作为研究生起步时学习与训练还说得过去,但如果作为独立工作以后还这么做,就很可悲了。更可悲的是,由于这种研究方式发文章快、效率高,其从业者甚至很快成为科研价值的评判者,并将从文献缝隙里找方向、以文章数量与引用为标准等作为科研工作的正途。久而久之,哪些课题时髦、文章多的人就大红大紫、名利双收,而哪些研究真问题、做真学问的人反而成了孤独的异类,甚至被打入冷宫。

如何能回答“杨振宁之问”呢?如何能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呢?如何由“奴才”升级为“主人”呢?请“公”和“婆”们各抒己见吧。

本文主要摘编于以下文章,在此致谢!

1】从01,原始创新最重要

http://www.stcsm.gov.cn/xwpt/kjdt/343109.htm

2】跟班式科研,误己误国——某国立研究所所长的自白

http://news.sina.com.cn/pl/2016-08-08/doc-ifxutfpf1489485.s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089136.html

上一篇:为国家重大战略决策建言,学者(界)应秉承独立严谨的科学理念
下一篇:基金助我静心科研(续)
收藏 IP: 121.22.249.*| 热度|

26 李颖业 王庆浩 陈楷翰 马志超 杨正瓴 檀成龙 单明 吴斌 汪育才 骆小红 张操 吕喆 牛丕业 李南生 范振英 李毅伟 韦玉程 陈志腾 王安良 王媛媛 张骥 王朝华 季丹 丁邦平 hmaoi liyou198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4: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