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给【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专家的建议

已有 4902 次阅读 2017-7-3 09:53 |个人分类:建言献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国家自然科学奖, 评审建议

自然科学奖是国家三大奖中的重中之重,是体现国家科研发展潜力的“家底”所在,群众们自然寄予厚望,但鉴于我国重“人”轻“货”的国情,诸多评审结果难以服众。

想到前些年的自然科学奖评审结果,尤其是一等奖评审结果,吃瓜群众们常颇有微词,这是不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啊?

我看未必,往往吃瓜群众们说的确实在理,但既得利益者对群众们的质疑常做装聋做哑状,令人心寒呐!莫非心虚哦?

评价一项自然科学研究结果是否能够获奖?能评为特等奖、一等奖还是二等奖?得根据科学原则以及重要性作出评判,至于“人情”、“关系”与“幕后运作”等,必须扔到垃圾桶。

评价某项研究是否是科学呢?需遵循:(1)逻辑自洽性;(2)实证。对此,有人不服吗?

某些研究结果本身尚存不同观点的争议,对争议本身尚无定论,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意味着不能满足逻辑自洽性,这样的研究现在报奖为时尚早。

某些研究结果尚未得到实证或者无法验证,不知其是否正确。这样的研究只能视为一种可能成立的观点或假说。必须明白,科学最本质的特点是能够被证实或证伪。

对即不满足1)也不满足(2)的所谓研究成果,还好意思报奖吗?

对满足(1)但不满足(2)的研究结果,建议继续“修炼”。通常,某个观点被提出后,需要经历长期的检验过程,才能判断其“真伪”。例如,老爱的广义相对论从初期铺天盖地的质疑到广泛接受,正是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华罗庚先生说的“早发表晚评价”也说的是这个理。从这个角度考虑,自然科学奖应改为4年评一次,每次不超过10项为宜。

满足1)和(2)但意义不大的研究结果,不能评为特等奖和一等奖。评特等奖和一等奖要特别慎重,因为这是国家科学发展的标杆之一,应本着宁缺毋滥的基本原则,否则岂不是开国际玩笑嘛。

上述建议,不包括数学在内,因为数学不是科学【1】。数学是建立在公理基础上的逻辑推演和逻辑推演结果集。数学不可被证实,也不可被证伪。

建议评审专家们,以科学原则为准绳,不为“人情”和“关系”等所羁绊,这样才能最终评出货真价实、经得起历史考验的自然科学奖。

参考

1】数学是科学吗?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7101&do=blog&id=420389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064298.html

上一篇:揭秘降雨作用下一类大型滑坡的演化机理
下一篇:累积Benioff 应变可以表示真应变吗?
收藏 IP: 110.19.183.*| 热度|

3 黄仁勇 杨正瓴 章雨旭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1: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