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下午,一位大学同学来访,和我聊到了深度思考的问题,他说“现在的学者都很忙,几乎没有人静心深入思考科学问题啦。这样下去,还能做出原创性的成果吗?”刚想和他深入讨论这个问题,但已到了吃饭的时间,兄弟来催促,吃饭时又扯别的事儿,就没有接着这个话题聊下去。
今早醒来,还记着昨天的事儿,趁现在有点时间,码些字扯扯淡。
现在的大小牛们都很忙,忙着写论文、写本子报基金、争当优秀人才评职称、组织材料冲国家奖、光环多了冲院士,已经忘记了科研的目的是什么?
中青年时代忙着干这些,等“英雄”暮年想深入思考问题时,往往已力不从心。
在我国急功近利的科研评价政策驱动下,好多人太忙了,已经没有深入思考的时间了,或者说已不愿意深入思考了,几乎没有人能坐得住冷板凳了。长期思考某个科学难题,才有可能出奇制胜,出原创性大成果。张益唐先生在1999~2014年间,仅有唯一的一篇论文《Bounded gaps between primes》发表在《Annalsof Mathematics》(2014),这篇论文标志着在孪生素数猜想研究方面的重大突破,甚至有人认为该论文对学界的影响将超过陈景润的“1+2”证明。攻坚克难,没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行吗?若张先生在我国高校工作,几年内没有论文发表,可能早被开掉了。
好多人已习惯了跟风克隆式的科研,因为这样可以快出文章、多出文章,目的是拿优青、杰青以及入选“江河湖海”人才计划。
目前的现状是,我们的知识越来越多,智慧却越来越少,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俺不禁要问:深度思考的时间哪里去了呢?
突破或解决任何科学难题,都需要在多学科知识积累的基础上,靠“灵感”去捅破那层窗户纸的,而灵感何来呢?能从天上掉下来吗?
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是不会有滴,守株待兔的传说只记载于寓言故事中。灵感只能在长期的深度思考下,才有可能光临。
诸多学者,常被假象所迷惑,缺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洞察力,且往往沉浸在幻象中不能自拔。例如,一场大雨后某地一个滑坡发生了,专家就会说降雨诱发了滑坡,而忘记了该地之前下过N次大雨但并无滑坡发生的事实,就事论事的做法不可能揭示滑坡发生的本质机理。
诸多学者的视野不够宽阔,往往只看到局部而忽略了整体,对具有非线性属性的系统,局部与整体的行为往往有“十万八千里”的差别。记住哦,盲人摸象式的搞法是科研的大忌。
诸多学者,往往受惯性思维的约束,忘记了发散思维、逆向思维与另类思维往往能起到“临门一脚”的关键作用。
诸多学者,已习惯于单线条因果关系的论证,但缺乏级联式逻辑链推理与验证的捆绑式深挖,因为这需要长期的思考与探索。
不深入思考,耐不住寂寞,难以做出重要的原创性成果。一个有志学者,得力争在科学发展史上留下点痕迹,灌水或山寨式的论文能增长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吗?显然答案是不言而喻滴。时间或实践是检验论文价值的唯一标准,现在如此多的水货论文能有啥用途呢?估计收破烂的大妈可能会要,但村东头管厕所的大叔会大声说“No! No! No!”。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2: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