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裕民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何裕民 教授、博导,中华医学会心身学会主任委员,临床主攻肿瘤。

博文

老年肿瘤,中医药是首选

已有 2950 次阅读 2015-3-9 16:07 |个人分类:何裕民谈肿瘤|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大学生, 中医药, 结肠癌, 大便带血, 长寿面

不久前,104岁的肠癌老太过生日,托人给我送来一盘干面(长寿面),她已经连续几年给我送面了。这里,有个故事。老太是旧社会的大学生,子女个个有出息,都比我大,她93岁(2003年)那年因为便秘,大便带血,确诊为结肠癌,但没人敢给她开刀(包括有孙子是搞医的),只能找我吃吃中药。不久,大便正常了,她不想吃汤药了,就吃中药片剂。一两年过去了,三五年过去了,到了2010年,老太过生日时执意要大媳妇(也七十多了)给我送寿面。并告诉我,她活得很好(因为不吃中药,就很少来门诊),还经常玩玩牌,她的目标是超过宋美龄(106岁),我当然很珍惜这寿面,因为是寿星所赐,又包含着祝贺。

其实,随着人的衰老,老年人的退行性病变会越来越常见。所以,这个特点也导致老年人的肿瘤和中青年人所患的肿瘤,有很多不一样的特点。

老年人癌症高发    

现在,老年人肿瘤发病率很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越来越高。有一种观点甚至认为:所谓的肿瘤,就是伴随着衰老而出现的,是一类难以避免的退行性病变。对于上述观点,本人基本赞同。

通常发展缓慢  

一般来说,老年人患肿瘤的发病率比较高,但是发展趋势、发展进程比较缓慢,不像有些年轻的人所患的肿瘤发展得那样快。因为相对来说,老年人的新陈代谢比较慢,细胞(包括癌细胞)的代谢也常常比较慢。

有在欧洲从事解剖研究的专家认为:80岁左右老人无一例外地体内有隐匿性的、或有或无任何症状的癌瘤存在,专家并预计如果人的平均寿命达到100120岁,每个个体体内的肿瘤组织将达到34个,这并非无稽之谈。

可见,老年人癌症发病率之高。但现实社会中,真正明确死于癌症的老年人又相对有限,不会超过40%。这也佐证了老年人生了癌,不一定发展成临床疾病(让人感受到病痛、威胁健康与生命),癌症的发展往往比较缓慢。当然,这也应该归功于对身体变化不知情,所以没有恐惧有关。

“乐龄癌”概念  

前几年,国外学者对老年癌症患者倡导“乐龄癌”概念,也许就基于他们还能优哉游哉地活很多年有关吧。

老年癌很少是单纯的    

老年肿瘤一旦发现以后,说是单纯的、原发的,没有转移的,也许可以聊以自慰,但事实上这种情况很少见。一般来说,都是伴有其他方面的疾病,有的老年人可能发现得了癌症的时候,做检查时体内已经有好几个肿瘤,或者已经有转移征兆了。

我们曾经诊疗过一个老人,因为小便不利,检查发现有前列腺癌和肺癌,而且有的已转移了。这个老人一发现自己得癌时体内就有两三个癌。当年他79岁,前列腺癌与小便癃闭,就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其他就以中医药调整,他一直很好地活了3年多。

我有一个姓邹的患者,无锡人,他从1996年到我这儿看病,当时是74岁,他就先后生了4个癌,包括口腔粘膜癌、胰腺癌、肠癌、淋巴瘤,肠癌做过手术,口腔粘膜癌局部放疗,其他都以保守治疗为主。活到了91岁高龄了,除放疗导致口腔粘膜不适、口有歪斜外,没有特殊不适。所以,老年人体内容易有多个癌并存。但好好调整,也许还能好好地活一段时间。

常有多脏器功能低下  

多脏器的功能低下,用中医学的话来说,就是气虚、血少、脏腑虚弱。

60岁以上老人即使没有被明确诊断患有什么病,大多数也自我感觉存在着各种不适,有着极高的自觉症状。鉴于这种情况,对老年癌症患者,温和的调整方法也许更人道、更合理点。对创伤性、攻伐性的治疗,如手术、化放疗,他的身体不一定受得了。即使一时扛住了,后果也不一定好。因此,对于老年肿瘤患者要特别强调创伤性治疗不太适宜,老年人有其生理特殊性。也许对他们来说,温和的治疗方法,会让他们活得更好。

对化放疗不敏感    

一般来说,老年人对化放疗不是很敏感。这些特点,决定了对老年人肿瘤的治疗应该和对年轻人采取不太一样的对策。

童老伯是我的忘年交,1996年我们相识,当时77岁的他,因吃东西有噎阻感而被确诊为中段食管癌,做过内放疗,老人感到火辣辣的受不了,就中途放弃了。一心想吃中药,找我诊疗,起初每次23个子女扶他来,仍挺不起胸。大约一年多后,病情逐渐稳定,老人就23个月来一次,以后,有时一年只来23次。特别神奇的是,童老伯是老财务出身,精于计算,生病那些年,他每天醉心于一件事:炒股!那些年,股市起起伏伏,但童老伯每次来看我,都笑嘻嘻地告诉我,他又赚钱了!他得意地对门诊候诊的患者说,他炒股从来没有失过手!引得大家啧啧称奇。

大约在2007年,已是88岁高龄的他,又由子女陪着来找我,原来近期发现心窝下痛,吃东西不像原先那么香了。一查,胃贲门有癌变。不过,这次老人也没把这当回事,他说:“这只不过是种慢性病,自己得食管癌10年都过来了,这次又有点小问题,无非是继续吃中药罢了。”一段时间治疗下来,吃饭问题改善了,没有什么不适了,又优哉游哉地活了一年多,他几乎无痛苦地自然死于2009年冬至前几天,再过4个月,是他90岁的寿辰。

中医药疗效不错  

我们曾专门做过一项追踪分析: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叶起,开始健全病史记录,到20035月底,在我们医疗机构诊疗的6 000多例老年肿瘤患者中,有1 273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由于种种原因,手术、化放疗等都没有用(或无法用),仅以中医药抑瘤为主,辅以生活方式等的调整,有近6成患者活过了3年,有4成患者活过了4年,有近1/4的老年患者活过了5年,且生存质量大都不错。而且,很大一部分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较患病前还有所改善。这可能一方面是患病后子女加强了呵护,另一方面是患病促使老人生活习惯有所优化之故。

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生了癌,最好的办法也许就是中医药调整为主。

再看反面的:笔者有位医界同仁,是位领导,在家属一再强求下(他本人也不乐意),动员上海最强的力量,给85岁老人(因为胃脘有些痛而确诊胃癌者),动了手术(全切),手术非常成功,且主流媒体作为奇迹报道了,14天后,撒手人寰!而最初仅仅是有点疼痛而已,并不影响进食!家属们最后追悔莫及。

本人现已开通微信公共账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何裕民”即可,欢迎关注,也可以扫一扫二维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00-873170.html

上一篇:治癌先救心,救心先给予“希望”
下一篇:能否放慢些?自我调整经验谈
收藏 IP: 116.226.20.*| 热度|

1 yzqt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4: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