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裕民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何裕民 教授、博导,中华医学会心身学会主任委员,临床主攻肿瘤。

博文

康复的核心:提高其生存质量

已有 2303 次阅读 2015-2-5 17:1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癌症

 

癌症是自身长期慢性病理过程的产物,有效的癌症治疗不一定是把癌细胞全部消灭就完事了(况且,很多情况下根本没法做到这一点)。例如,小细胞肺癌虽然瘤体较容易消灭,但患者寿命并不一定能够延长。甲状腺癌、前列腺癌虽然有时候肿瘤没法/或没有切除,却可长期带瘤生存。尤其一些老年患者,各脏器功能都比较弱,合并其他慢性病也较多,若进行过度的攻击性治疗,则常因毒副反应严重,反而缩短其生存时间。这是过去长期以来癌症治疗效果欠佳的缘由之一。所以,人们开始更关注的是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整体康复。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在1996年就曾提出:生存质量的重要性仅次于生存率。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稍后认为,应当将生存质量应用于临床治疗标准的制定。一些相关研究报道,也说明生存质量评估更能表达患者对治疗的主观感受,更能体现一些疗法(如中医药、心理疗法、行为疗法)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我们则强调,很多情况下,癌症患者生存质量是第一位的,比如说晚期患者、老年患者、难治性癌症患者等。而且,生存质量评估终将成为肿瘤临床治疗的终点之一。生存质量评估与生存期相结合,兼顾肿块大小,可作为疗效评价的综合标准。

王老先生是一位晚期肺癌合并胸水及小量心包积液的患者,身体一般状况较差,还患有冠心病和糖尿病,按常理不适合全身化疗,故最初只是局部抽胸水并进行腔内化疗,及全身免疫治疗、中药扶正综合治疗。结果胸水明显控制,肺内原发病灶未见增大。调整治疗3年余,患者一般状况良好,胸水稳定,但肺内病灶较前稍稍增大。此时,患者及家属不甘心于“坐以待毙”,竭力要求应用全身化疗以期控制病灶的发展,准备“背水一战”。于是到另一家医院进行了两个周期的化疗。化疗后,肿瘤病灶无明显缩小,相反患者的身体状况发生急剧恶化,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明显加重,又出现严重的肺部感染,虽经多方治疗,无奈回天无力,不到一个月就去世了。如果说,这时候,把提高生存质量放在第一位,继续康复性的改善症状,也许他还能够继续生存多日。

近年来,随着医学人性化的发展,人们认识到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不管是健康人还是癌症患者,都应以“活得好”和“活得久”为长期的最终目标。其中“活得好”是基础,只有生存质量高,延长了的寿命才更有价值。所以对中、晚期肿瘤患者来讲,应慎重对待没有肯定延长寿命作用的攻击性治疗;对某些不具有再次放、化疗指征的患者,一味地追求肿瘤局部的消退而不顾及全身情况,其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临床上有许多中、晚期恶性肿瘤,应用目前各种治疗方法不可能完全杀死肿瘤细胞,而且,由于肿瘤的长时间消耗,患者的体质往往很差,无法耐受攻击疗法的进一步打击。面对这一现实,与其是“奋力搏斗”、“两败俱伤”,甚至“同归于尽”,倒不如来个“一国两制”或“与狼共舞”,和平相处。即使没有很好控制,也可以进入姑息意义上的康复治疗。让患者生存质量提高,生存期更长。

癌症是自身长期慢性的病理产物,有效的治疗不一定是把癌细胞全部消灭,例如小细胞肺癌虽然瘤体较容易消灭,但患者寿命并不一定延长;甲状腺癌、前列腺癌却可长期带瘤生存。尤其一些老年患者,各脏器功能都比较弱,合并的其他慢性病也比较多,若进行过度的攻击性治疗,则常因毒副反应严重,而缩短其生存时间。此时,更应该关注的是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整体性的康复治疗。

而肿瘤康复的核心,不是抑癌,而是提高其生存质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00-865844.html

上一篇:八股文式的讣告,该改改了
下一篇:欲说还休:患癌的明星偏任性
收藏 IP: 116.226.20.*| 热度|

4 陈希章 杨月琴 孔梅 fumingx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00: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