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裕民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何裕民 教授、博导,中华医学会心身学会主任委员,临床主攻肿瘤。

博文

过分的爱就是害

已有 4033 次阅读 2010-4-16 11:09 |个人分类:何裕民谈中医|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癌症, 何裕民, 慢性病, 国宝, 从心治癌

家属的关爱,早期要避免过分、过度,把患者视为“国宝”——我们常戏称为大熊猫。这也不允许,那也不可以!只能乖乖地静呆着,误以为这才是最大的呵护。其实错了,患者虽然生了病,但他首先是心身健全的“人”。

因此,应该强调在体力允许范围内让他适当参加点有益的活动。如出外散散步,交交友;年长的有打牌爱好的,让他们打打牌,增添点生活乐趣;更重要的是分散点对自身的过分关注和疾病的念念不忘。

如此,则有益而无害。关键要掌握的是“以不疲劳为度”,不可过分,不可太累。对癌症患者有害的关怀过度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对患者表示明显的怜悯与同情,与其交谈过于小心翼翼,如目光不敢对视、顾左右而言它等等。这时,患者会因此联想到自己与常人的区别, 及自己已被排斥于社会正常生活之外。这种感觉在一些内向、敏感的患者中更为强烈。

(2)关怀照顾无微不至,甚至连挤牙膏、拧毛巾都包办代替,这样易使患者潜意识里感受到自己已是一个废人,从而丧失生活的信心。有些患者还会产生依赖心理,日久会造成许多生理功能丧失,导致癌症治愈了却生存无能的尴尬。

(3)有意隔断患者与社会的联系。如过于严格地限制探视、禁止患者看书读报、缩小其活动范围等等。这样做的后果不仅使患者无法得到必要的社会支持,而且常使他的孤独感更强烈,甚至产生被社会遗弃的感受。

本文作者何裕民教授继《癌症只是慢性病》之后,提醒您:

在癌症康复道路上,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一切首先靠你自己。

4月17日(周六)上午9:00上海图书馆四楼多功能厅

 

癌症

——“走出抑郁,心治癌”公益讲座

 

 

何裕民教授与您相约上图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00-312610.html

上一篇:廉价有效的防癌高招——聊天
下一篇:回归医学的本真:关于医学研究的对象
收藏 IP: .*| 热度|

4 赵宇 侯成亚 唐常杰 pkuzeal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1: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