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加过大大小小的各种学术会议,越来越感觉对国内的学术会议有些失望。一般的套路是,会议为体现档次,都是邀请尽可能多院士、大牛们做大会报告。可是问题是,大牛们往往因为研究方向的持续性,往往造成你可能在此之前在不同的会议上已经听过他的n个前版本了,甚至在同一年也许就能听到多次。我觉得这样的大牛报告更适合到各高校去宣讲,以吸引他们来报考读研究生,而可能对参加学术会议的同行们真有些重复了。
此外,我觉得现在的学术会议太倾向于陈述已有成果,强调发了多牛文章,而越来越缺乏切磋交流了,这就离学术会议的初衷越来越远了。如果报告人所讲的内容都已正式出版了,那么对感兴趣的同行听众来说可以自己在办公室下载阅读,又何必大费周章参会来听你来讲呢。当然,已正式出版的不是说不能讲,但我觉得主要的听众应该是本科生、研究生、甚至是普通公众,宣讲的目的主要是科普最新的研究成果及其意义。而在学术会议上,因为主要是跟同行交流,所以应该淡化讲已有的基础和成绩,而应侧重讲现在的进展、问题以及将来想做的工作。
大牛们不讲之前的工作基础,就没啥可讲?要“掉粉”了吗?我觉得大牛们在学术会议该讲的应该是某一学科方向的最新进展、问题,综述某一研究方法等,为大家指明一个方向。大牛们在会上更多地还需转换角色才对,从报告人转为主持人或点评人为宜。大牛们已经占有很多资源了,名与利都是已经足够足够多了,该是他们分享科研经验,做好帮协晚辈的榜样的时候了。比如,大牛可以对其他报告人的工作给予恰当的评价和建议。
另外,现在会上的报告一般都很多,时间安排得很紧凑,给报告人与听众没多少提问与交流的时间,就是提问交流也可能集中在某几个活跃的人身上。特别是大牛的报告,基本也是大牛之间的交流。我觉得报告的交流互动很重要,有时可能比报告本身更吸引听众。要如何实现最大化的交流互动呢?现在技术方法这么成熟,我想很容易实现在线互动的。简单的方法,比如可以为每个报告都建个微信群或者更宽一点某几个报告放一起建个微信交流群,听众可以在听报告前就加入进来,然后可以一边听报告一边在微信群里随时提问、评价。也许大会主题报告因听众人太多可能不太合适,那么也至少可以在专题的分报告上开展,或者可以通过限定参与讨论人数来实现对主题报告的实时交流。若会务给力的话,可以在报告后及时把大家的提问与评价总结起来并反馈给报告人,那么报告人就可以在报告后现场或会后做出回复解答。当然,更好的一个做法是把现在的会议在线注册系统升级为一个在设计时把报告实时提问交流的功能加上的app就更好了。我相信这在技术上是比较容易实现的。
此外,学术会议上的交流也不应只限于报告人与听众间的交流,会议组织方要创造各种条件支持多种多样的自由讨论,把茶歇、就餐时间以及自由的晚上时间都利用上。自由讨论可以由组织方先向参会者征集讨论选题,人数、场合、形式都可以不限。例如,组织方可以提供很多小旗子,谁想发议题讨论,就领个小旗子,写上讨论的议题和召集人,在茶歇、饭点这样的时间时就可以举着旗子,那么谁想来跟他讨论,就可以找过来。甚至只有两个人参加的议题也都可以支持,会务只需提供两把椅子就好了,也许他们还不需要呢。组织方需要做的是帮助发起人在会议平台或微信群之类的平台上发布他的议题、时间和位置等信息。这样的话,即使现场人多、小旗子太多,感兴趣的参会者也能找到自己想加入讨论的小组中。当然,这是最简单的情况,适合人少、时间短的交流。有的议题可能很多人都感兴趣,想深入交流,那么这样的话,也许更适合组织方预先征集到此类议题,然后安排相应的场地、时间、主持人等。当然这样的话,组织者会务的工作就增加了很多很多,可以考虑多招募些会务志愿者(特别是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来解决。这的确比较考验会务组织者。
总之,我觉得学术会议,特别是大型的学术会议,从形式到内容都到了必须要革新的时候了。现已不是以往难得找到个大牛、没多少人报告的年代了,现在反而是会议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请的腕(国内的、国外的)也越来越大,而却听了越来越多的重复报告,报告也越来越缺乏实质交流了,也因此越来越像是大牛们的“秀场”了,这自然对一线科研人员也越来越失去了吸引力了。
以上仅个人的一些感悟和想法,可能并不准确,不过若能得到一些学术会议的组织策划方的部分考虑和采纳也算是做了一点贡献。
P.S. 记在参加2018年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中、以及即将参与2018全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研讨会的会务(都在武汉举行)的背景下的一些所思所想。 当然以上主要是对此前参加过的大大小小植物系统进化会议而所感,因为此前也看了一些科学网博客关于国内学术会议的一些讨论,所以以上所言可能很多也是国内学术会议的通病了。需强调的是,以上观点并非针对本次植物园的学术年会。其实全国植物园的学术年会还是第一次听,学习与启发挺大,因为报告人与报告题目对我基本都全新的。尽管这些报告对自己的本职研究工作没有多少启发,但现在既然在植物园工作,还是有必要知道现在植物园发展的现状与进展。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2: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