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镇江金山因唐代高僧法海在此开山得金而名。目前,镇江金山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为京口三山之首,位于镇江市区西北部,44米高,520米周长,原是扬子江中的一岛屿,万川东注,一岛中立,有江心一朵芙蓉之美称。宋朝沈括“楼台两岸水相连,江南江北镜里天”的诗句,就是对当年金山的写照。
其中镇江金山风景区的主要构成之一即是金山佛寺,其建筑风格独特,依山而造,殿字厅堂,亭台楼阁,椽木栋接,相比相衔,丹辉碧映,加上慈寿塔耸立于金山之巅,拔地而起,突兀云天,使整个金山仿佛就是一座宏伟壮丽的寺庙,构成了一种金碧辉煌寺裹山的奇特风貌。金山寺建于东晋,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原名泽心寺,唐朝时始称金山寺。宋真宗时,因皇帝梦游金山,而赐名龙游寺,后复名金山寺。宋徽宗好道,改为神霄玉清万寿宫,徽钦二帝又复名龙游寺,自元代以后仍名金山寺。清朝康熙帝亲笔题写江天禅寺,自唐以来,人们皆称金山寺,是中国佛教诵经设斋、礼佛拜忏和追荐亡灵的水陆法会的发源地。金山寺寺门朝西,依山而建,殿宇栉比,亭台相连遍山布满金碧辉煌的建筑。金山寺宇规模宏大,全盛时期有和尚三千多人,参禅的僧侣达数万人。在佛教禅宗寺庙中有着卓著的地位,是中国有名的古刹。金山寺与普陀寺、文殊寺、大明寺并列为中国的四大名寺。
金山寺风景可参见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981209.html。
镇江金山之人文底蕴一----中泠泉
唐代著名学问家刘伯刍将镇江金山中泠泉评为“天下第一”,从此中泠泉被誉为“天下第一泉”。中泠泉原在江心,自金山与陆地相连后,泉址也到了岸上,因水势曲折将水流分为三泠,而泉水就在中间一个水曲之下,故名“中泠泉”。泉水绿如翡翠,浓似琼浆。现泉眼四周砌成了一个石栏方池,池壁中刻有光绪午间镇江知府王仁堪所书的“天下第一泉”5个大宇。
镇江金山之人文底蕴二----芙蓉楼
芙蓉楼坐落在金山天下第一泉的塔影湖滨,其原建于古镇江城内三山(日精山、月华山、寿丘山)中的月华山上。为东晋刺史王恭所建,唐代犹存。
唐代大诗人王昌龄出为江宁(今南京)丞时游镇江金山芙蓉楼时做《芙蓉楼送辛渐》而使芙蓉楼天下闻名,芙蓉楼因此而成为名胜古迹: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镇江金山之人文底蕴三----江流儿(少年唐僧)与金山
《西游记》中江流儿抛江的故事也发生在镇江金山。
唐僧原本如来二徒弟金禅子,因骄傲自满被贬去真灵,转生东土。其父陈光蕊是当朝新科状元,母亲温娇是当朝丞相殷开山独女。父母二人成婚不久陈光蕊遭歹人刘洪与李彪谋害而死,其江州官职也被刘洪冒名顶替。母亲温娇被刘洪强占为妻,因当时怀陈光蕊亲生骨肉在身,欲死不忍。后在忍辱苟且之下生下唐僧,但因怕刘洪发现对其不利,便在万般无耐之下将襁褓中的唐僧抛于江中飘浮的一块木板之上,后流顺江流至金山寺,被金山寺法明长老发现,并抱回寺中抚养成人(因此世人称其为江流儿)。
镇江金山之人文底蕴四----法海与白素贞
《白蛇传》载:有一条白蛇修炼成人,即美丽善良的白娘子,嫁给青年许仙,曰子过得很甜美。金山寺法海和尚知道了这事,就游说许仙出家,并把许仙诓藏寺中。白娘子来寻夫与法海打斗起来。白娘子施法术,霎时大水滚滚,虾兵蟹将成群,一齐漫上金山去。法海慌忙以袈裟化为长堤拦水,水涨堤也长。白娘子不能获胜,只得与侍女青蛇收兵回去修炼,等待报仇机会。后许仙逃出寺来,法海又使法术将白娘子镇在西湖雷峰塔下。再后来,青蛇击倒雷峰塔,与白娘子一道打得法海躲进螃蟹腹中。白娘子与许仙又恩爱地生活在一起。
镇江金山之人文底蕴五----苏东坡与佛印
佛印和尚与苏东坡相知甚深,相处不拘形迹。苏东坡赴任杭州,经过镇江来看望佛印(时任镇江金山和焦山两座寺庙住持大方丈)。佛印正要去为众说法,见苏东坡直入方丈室便开玩笑说:“此间无坐处。”。苏东坡也随口开玩笑:“那就暂借佛印四大(肢)用禅床作座。”其中四大佛家语指构成世界的四种基本要索:地、水、久、风。佛印见苏东坡居然班门弄斧,有意难他一难,便与苏东坡打赌:“山僧有一问,学士道得,便传坐;道不得,即输玉带。”。苏东坡自恃才气横溢,欣然答应。佛印问:“既然四大皆空,五蕴非有,居士向哪里坐? ”。东坡不得其解只得解下玉带相赠,佛印也以衲裙一幅相报。如此机锋,传为佛门一段佳话。后苏东坡写诗道:“病骨难堪玉带围,钝根仍落剑锋机。欲教乞食歌姬院,故与云山旧衲衣”。
镇江金山之人文底蕴六----岳飞与金山
相传本山方丈道月和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祥梦的故事就发生在金山七峰亭。相传南宋抗金名将岳飞被秦桧用十二道金牌召回京城临安时,拜访金山寺道月禅师云:昨夜营宿瓜洲时,梦见两条狗讲话之事,未知此行吉凶如何?道月回答:二犬对言,是一狱字,此去恐怕有牢狱之灾,务必谨慎。临别时道月赠诗曰:风波亭下浪滔滔,千万留心把舵牢!谨备同舟人意歹,将身推落在波涛。岳飞到了临安后果以莫须有之罪名被秦桧害死于风波亭。岳飞在被害前叹息:“悔不听道月之言。”。
秦桧得知即令何立拘捕道月。何立到金山时道月正在堂上说法,口中念念有词:吾年四十九,是非终日有,不为自己身,只为多开口。何立自南来,我向西方走,不是佛力大,几乎落人手。说罢便坐化而逝。
秦桧未拿到道月,认为金鳌岭上七峰突出,每代都出高僧,盛怒之下,下令削平七峰,以破坏风水,后人为纪念岳飞和道月就建了这座“七峰亭”。
镇江金山之人文底蕴七----梁红玉与金山
史载:宋建炎三年(1129)冬,金兀术统兵十万渡江,他率水师八千乘海船从海口(今上海)进趋镇江,截击其归路。当两军接触后,韩世忠夫人梁红玉亲自擂鼓助威,宋军士气大振,险捉金兀术,使金兵不得渡。这便是著名的“梁红玉擂鼓战金山”的故事。次年辗转战到黄天荡(在今江苏南京附近),与金兵周旋48天,使金兀术大窘,大灭了金兵威风。是役,韩世忠名声大振,鼓舞了南宋军民士气。
镇江金山之人文底蕴八----王守仁(王阳明)与金山
中国历史上唯一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为明代的王阳明(王守仁)。10岁那年,王阳明随高中状元的父亲赴京上任,途经镇江,游览金山。他父亲与朋友聚会,宴席上,有人提议作诗咏金山。结果10岁的王阳明捷足先登:
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淮扬水底天。
醉依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东龙眠。
随后王阳明又应众人要求赋蔽月山房诗: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人若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
五十岁那年,王阳明已是名满天下的一代大儒,又是统兵讨贼的大帅。他在镇江时,去金山寺游玩。一路走来,只觉似曾相识,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后来,他看到一间关房(和尚闭关修炼的地方)屋门紧锁,破旧不堪,门上还贴有封条,就要求打开门进去看看。知事和尚解释说:这是五十年前圆寂老僧的肉身舍利(不腐金身)所在,五十年未曾打开,不能看的。王阳明坚决要求开门,以他当时的声望权威,知事和尚也只好开门。开门一看,圆寂老僧依然端坐在蒲团上,五十年过去依旧栩栩如生,宝相庄严。墙上写有一首偈语:五十年后王阳明,开门犹是闭门人;精灵闭后还归复,始信禅门不坏身。
镇江金山之人文底蕴八----清康熙帝(玄烨)与金山
金山最高处有一石柱亭,名留云亭,又名江天一览亭和吞海亭。亭中石碑是康熙皇帝来金山寺游览时留下的古迹。康熙登高远眺,大江东去,水天相衔,诚雄观也。遂奋笔手书“江天一览”四个大字。亭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重修,同治十年(1871)复建,两江总督曾国藩将康熙所书“江天一览”四字刻于石碑上,放置亭内。
镇江金山对中国古典园林建设影响很大,特别是北京北海漪澜堂和承德避暑山庄金山岛上帝阁就是模拟镇江金山而建。
注:囿于个人水平有限,错误在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此外,本博文图片和部分文字介绍均源于网络。特在此致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6: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