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517h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y517hy

博文

象形文化

已有 3744 次阅读 2011-9-8 21:08 |个人分类:象形科学|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核育论, 象形学, 中华文化科学化

象形文化

 

二十世纪,哲学实现了语言的转向,预示着文化发展方向的转向,因为,语言是历史文化的“水库”。以往,我们的文化栖息在母语的“水库”中,许多人感觉不到语言对文化的影响。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世界图景、认识方式和实践方式,正在积累人类新文化形态。

在互联网中,我们感到了符号语言的差异,图形语言的趋同。符号语言主要包括象形文字与象音(拼音)文字表现的语言,图形语言指用具有直观意义的图形表示的语言。

现在,许多人习惯了用屏幕上的图形语言交流,感觉到用图形语言表达的意义更直观、交流效率高。在工作中,人们用经常用电子幻灯文件(PPT)进行交流;在科研上,人们广泛采用图形工具,尝试用图形证明终极理论。这些都表明,一种新型的,以图形为“水库”的文化正在形成。

从人类的历史看,早期人类普遍使用临摹自然形象的图形语言,而后发展形成了象形语言,也就是抽象的,系统化的图形语言。当前,影响力最大的象形语言由中华文化传承。

中华文化表现出的书法,诗歌,汉字等形式,表达的美感、情感,意境,以及直观意义,用拼音语言是难以表达,或者翻译的。

象形语言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隐秘根源,也是中华文化历史的制造场所。在全球化的视野中展望未来,基于互联网的离散图形语言,将向系统化、演绎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人类共有的象形文化。

当前人类共有的语言是数学与软件语言,共同的特征是以象音(拼音)语言为基础建立的数码语言。数码语言是西方文化的隐秘根源,也是西方文化历史的制造场所,对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现代化的社会环境中,西方文化表现为数码文化。

当物质文明,或者人类社会的物性系统发展到了互联网阶段后,人类文明建设的新任务就是要抵御物性对人性的异化,建立生态文明,或者人性系统。这时,象形文化将得到大力发展。

象形文化指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源泉,应用科学原则而建立的人类文明,是东、西方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结晶。

象形文化与数码文化将构成未来人类的主流文化,两者共生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的新飞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3895-484253.html

上一篇:《象形学》的学科定位
下一篇:象形学的使命
收藏 IP: 110.185.1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11: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