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untainwind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untainwind1

博文

效率低下的捕藻船一条要几百万? 那不是比飞播飞机还贵?

已有 3230 次阅读 2015-10-23 01:37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大水体蓝藻高密度发生这是没辙的,一旦风浪平静阳光充足,就上浮成水华,把无数的磷氮COD送到水面,这时候它上得来还下不大去,很容易死,不处理不仅磷氮回水里去了还把溶解氧消耗掉,外带排毒。因为蓝藻富集污染物能力超级强,多捞走几次磷氮重金属总量就少了,并激发没气囊的硅藻绿藻什么的活起来,水的自净能力就上来了。多干几次蓝藻想爆发都爆不了啦。当然了不是这么片面的事情,还涉及底泥啊风力水文啊地质啊蓝藻密度和毒性啊时空尺度啊产业要求啊人文景观要求啊什么的一大堆,但要是藻不下沉水底还特好捞,水华不爆发了,至少危机减少了一大半,政府能轻易忽悠过去了,先把百姓哄高兴了剩下的常规维护再慢慢研究。

     别提灭藻,污染物得脱离水面不然等于花钱释放藻毒素和污染物;捞藻技术好肯定比清淤合算,捞出来的都是精华部分。灭藻了污染物下水中,姑且算你能全部下底泥吧,大水体清淤?简直是醉汉的想法,淤泥里边磷氮密度多低啊,还不同类型淤泥有不同处理法,我个胶体化学熟得要命的人都怕,若不是万不得已,你一趟灭藻费用一趟清淤费用一趟污泥处理费用,破产吧你。

     抑藻什么的以后分析,也是不大赞成。


     我创建过自气浮处理水华,这5年时间技术已经改善到差不多了,基本确定是飞播,跟灭虫一个道理,但不是灭,是让藻变成一坨坨水饺一样的,这时候水面就能透光了,不怕缺氧了,接着藻块渔网捞走就是了。就缺推广了。。。。。。石油泄漏也一样,我真不信后世还能有什么应急技术能超过它了。估计跟我那陶瓷精细成型的体系一样,基本就剩下改进了,没闲心去操改进的心思了。

    当然不是浮在水面的污染物,就得动用天然水体絮凝的新创小理论了,不然处理效果极差。毕竟蓝藻赤潮石油泄漏的应急处理是天然水体絮凝小理论的简化模式。


      查捞藻的竞争技术,查啊查,没别的了,晕晕地发现一只慢慢跑的捕藻船要几百万?这不比运——5飞机,那个撒播药剂的100万元的飞机还贵么,还不好租,飞机咱林业部门一租一堆,不用新买设备还可以到处调集,漫山遍野可以飞,载重1.5吨也足够几公顷的水华富集地高速处理了啊。。。。。。。。那效率,那成本?水华爆发后两天就可能坏水,按照10平方公里的面积计算,飞机跑上50次/天搞定, 捕藻船一天能出动几次?理论上船还捞不干净————飞播后蓝藻变成一团团的风浪打不散,渔网拖就是了,捕藻船一走过,周围脏水又涌过来还变稀了;捞一万次也不干净啊?理论上根本就是捞一点点是一点点而已。。。。。。顶啥用?

     搞不懂,我也要学谢平大哥那样叫喊:模仿鲢鱼的捕藻船,买了也白买。。。。。。。。

     

     应急搞定,可我还是晕现在,不管啥常态治理维护方法吧都有一个阈值的问题: 改造底泥吧,一平方公里面积差不多要500-1000吨矿渣,水流大的话打底2000吨;养鱼吧,一平方公里面积差不多要50吨鱼,水草怎么说也得500吨打底吧还不见得种得活? 给个100平方公里的湖泊,想一想立马晕倒。。。。。。。。生物量或矿物量不够啊~

    可还是偏向鱼一点点,鱼能赚钱不是? 于是接着研究鱼礁物理肺来解决鱼的繁殖问题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与系统稳定性,于是又折腾出了几种新的物理肺,可。。。还是贵啊,再说也缺大试,不知道能保障“库”的问题了。

    污染真的不能等进入大水体再治理啊。。。。。。不然有钱也没原料啊。于是。。。。。惨了,没玩没了地继续琢磨。。。。。各种水体、污泥藻泥高速无臭堆肥、质能信调度技术。。。。。。。。唉,没钱没势缺兵,民科做研究,不跟风真累人,糟心主要是。


我只是个医生,上帝能理解我,在这片苍苍茫茫的荒原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1693-930219.html

上一篇:要是不争吵,每人拿出点成果来,不更好?
下一篇:文明越落后,科学家越悲剧。。。。。。忧郁
收藏 IP: 175.43.94.*| 热度|

20 李竞 乌志明 张忆文 谢平 蔡小宁 张晓良 蔡庆华 赵序茅 胡想顺 徐旭东 李颖业 苗元华 李土荣 王启云 张萌 ljxm aliala maoza icgwang bridgeneer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04: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