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都知道一个市的财政每年就必须化几千万的污泥处置补贴费用,而现有的堆肥和厌氧发酵由于恶臭、重金属易超标/积累和微生物污染风险等难以被居民接受,填埋焚烧严重受阻,与此同时,农牧业、森林造林、退化土地与矿山修复、沙地改造、废渣堆生态化、重金属污染土地改造等急需大量的有机肥,这形成了每年数十亿且异常长期的巨大市场空缺。
我自己算是初步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在毛乌素、闽南的沙地进行了成功的试验,认为如果是合格污泥,绝对的供不应求前景,至于重金属积累、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之类的问题貌似我可解决。一些不合格污泥也有办法应对资源化,但觉得有些感觉还是要说一下:
第一点是:生活污泥资源化并非单一技术可以解决的,而且放大时存在许多杂七杂八的小问题,几乎是各个尺度的理工科问题的汇总,不要以为一领域专家就行的,需要群体协商。西方污水污泥分类清晰、土地空旷,对成本要求不那么严,事情相对好做一些,大陆可不一样,原料变化颇为复杂。
第二点是:资源化的匹配性相当复杂,不存在一个品种吃天下的问题,而后续市场与后续技术捆绑很严重,甚至可以说“一类地配对一类肥或一类生物炭或一类填土”;“一类污泥或淤泥配对多类技术”,且与产业生态、文化生态结合十分紧密,这点比起无机肥来说麻烦颇多,当然适用性也宽很多,相应理论不突破你即使教会初期技术,而且你从机械到地质地理人马都配全,后续结合跟不上也很难对外指定服务。
第三点是:这领域要做大,很可能最后会有权力介入,否则不见得保得住足够高额的政府补贴和运输去处。进一步,怎么使用也不见得你知道很容易坏事,比如沙地开发,可能我一亩50吨用起来都不会出P/N/重金属、微生物、扬尘、地下水。。。等问题,你用10吨就出问题;比如说尾矿坝的绿化修复,可能我能把花草和灌木、松杉都给种起来,你只能种出蘑菇蕨类、狗牙根和香薷草,结果一场雨就水土流失重金属迁移,哪怕你拿到国家专项能结题了农民都吓死,最后是导致市场形象被严重破坏政府一卡最后谁也没得玩。
准入门槛不高,做大门槛挺高,刚刚入门的人才会拿一个技术出来用还狂叫价,而真正搞技术的,绝不指望一个技术吃天下,都是一整台一系列的后续技术的,这点请慎重考虑,说的全是实诚话。在下不乐意和非理性人士进行该领域的深度合作。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3: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