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彦君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jundu 海南大学 杜彦君博士 研究方向:物候学

博文

听蒲慕明先生谈“科研创新”的笔记

已有 6465 次阅读 2012-11-19 18:44 |个人分类:科研感悟|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研创新, 蒲慕明

今天,中科院植物所召开“基础研究工作会议”,邀请了蒲慕明先生做了题为“科研创新”的报告。植物所张新时院士和匡廷云院士等人都对蒲先生的报告给予高度评价。蒲慕明先生发给学生的Email,被科研人员广为传送,科学网有人转载,有1万多的点击率(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54441-575838.html)。在蒲先生今天的报告中,我尽可能的做了一些记录,与大家分享。

一、创新的特点

1. novelty

l         发现一个新的自然现象

l         提出新的假说、新的理论或新的分析方法

l         研发出新方法、新技术

l         找到旧假说的新证据

l         找到已知现象的新联系

2. 重要性(significance

是否是领域内公认的重要科学问题,有3类:

l         没有任何可下手解决它的线索

l         大家都知道只要投入足够的人力和资源,可解决

l         已有一些线索,但是否可解决仍不清楚

重要问题的选择,你愿意冒多大的险?你身边的环境允许你冒险吗?探索成功解决问题的办法;集体的智慧(与欧美大实验室竞争,最好组建团队,不要单干)

 

Science is the art of soluble. – Peter Medawar.

蒲慕明先生认为有另一层翻译:科学是一种知道可解决的问题的艺术。

 

3. 延续性(continuity

l         站在其他科学家的肩膀上

l         使用现有的语言、概念和方法

l         修正或补充现有的对自然地理解

4. 完整性(Completeness

l         所有必要的证据都有,但不需要所有的细节

l         完整性决定一项工作的影响(impact

l         包括了(甚至排除了)所有对你的结果的其他可能解释

l         思考:为什么有些前驱的工作被忽视了?

5. 独特性(uniqueness

l         不同的研究途径可以达到相同的结论(别人的研究未必正确)

l         相同结论所依据的证据的可信度可能大不相同

l         不同的表述证据、论点和结论的方式,不同的书写论文的风格

6. 及时性(timeliness

l         在合适的时间完成工作

l         重要的发现会出现的太早吗?

l         科学竞争与科学交流的关系(蒲慕明先生特别强调了要就未发表的内容进行讨论)

l         为什么要交流未发表的工作?

l         为什么要以团队方式攻关?

二、如何做出创新工作

l         广铺科学触角(其它领域的工作常常能触发灵感)

l         敢于冒险探索

l         选择性地阅读文献(蒲先生认为不是越多越好,太多可能会引导自己的思路,有局限性;关注发表在NatureScience上经典的文献,思考作者怎么得到这些idea

l         一些科学家自述创新的过程(蒲先生推荐了十多本书,特别推荐了对他影响大的一本书,他隔几年读一遍,都有不同的收获,《Advice to a Young Scientist, P.B. Medawar, 1979;还推荐了网上著名科学家的自述: webofstories.com

l         提出几个重要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l         假说存在的意义是给人推翻的,而不是给人证实的(如果你得结论与现有理论和假说不同,不要失望,事实上,“你永远不可能证实你的假说是正确的”)

l         引用了胡适先生的两句话:“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有一分证据不说两分话

三、探索性、前瞻性、回顾式研究

l         研究的目标在寻找新现象,引导探索性研究的因素:直觉、想象、经验、胆识和模糊的解说

l         前瞻式研究:寻找新证据、检测新假说,竞争性高

l         回顾式研究:重新观测已知现象,重新检测著名的重要假说,使用新技术去重复那些旧实验,得到支持一个重要假说的新证据,反驳重要假说的新证据,重新开启这个领域的新篇章

 

最后,蒲先生提到了科研生活的乐趣与挫折:

l         有新发现的快乐

l         发现过程中的乐趣

l         作为科学家群体中一员的乐趣

l         挫折总是存在的

l         需要学习如何对待挫折

l         挫折也许是必要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58940-634083.html

上一篇:我们真的幸福吗?
下一篇:教育沉思录之11: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启示
收藏 IP: 159.226.89.*| 热度|

5 王德华 孙根年 陈沐 徐向田 dqxz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 20: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