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 教育 责任 快乐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xh 大连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胸无大志,努力做个合格的教师。当淡出三尺讲台时,没有因为误人子弟而悔恨即可心满意足喽!

博文

王选、陈景润、袁隆平甚至连“土鳖”都不是!

已有 4833 次阅读 2011-1-20 18:03 |个人分类:科研|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科学家, blank, 袁隆平, 陈景润, 老师

看了王松文老师的博文《王选、陈景润、袁隆平等“土鳖”科学家》,觉得用词不是很“精准”。因为“土鳖”是与“海龟”同时或稍晚诞生的,“海龟”即“海归”的谐音,开始是国内有些“部门、单位、领导”的英明决策——“好经”——引进具有科学建树的科学家或具有科学潜力的青年科学家,应该暗含着“一定要能够为中国的科学事业进步做出突出的贡献”!现在已经成为被许多不学无术的帮主或主持念歪了的“不三不四”的东西,引进者良莠不齐、鱼目混珠——可悲的是悲剧还在上演,而且越演越烈!而“土鳖”则是与“海归”相应的国内培养的年青学者,主要是指博士或博士后【一般来说,国内本科毕业生是不好意思称为“土鳖”的】。

因此,俺就查了一下这三位土生土长的著名科学家的简历,一直做出重大成绩、成为院士,也没有博士或博士后的经历,所以可以说他们仨连“土鳖”都不是呀!

所以,土生土长的学者、博士、教授们,不必灰心,虽然我们似乎有些“苍蝇趴在玻璃上——眼前一片光明,但却无路可走”,但这些老前辈就是我们的榜样。无论如何,他们曾经处于不如现在的环境年代,如果他们一味的抱怨、不作为——像许许多多的那个时代的人一样,会有后来的成功与贡献吗?

附他们的简历(主要来自百度):

王选193725日-2006213日),男,汉族,籍贯江苏无锡人士,生长于上海,九三学社成员,九三学社副主席,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

  1954年至1958年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学习。

  1958年至1959年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教师。

  1959年至1978年北京大学无线电系教师。

  1978年至1995年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副教授、教授。

    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3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景润1933522日~1996319日),汉族,福建福州人。中国著名数学家,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

  1933 522日生于福建福州。

  1953 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

  1957 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并在华罗庚教授 指导下从事数论方面的研究。

  1965 称自己已经证明(1+2),由师兄王元审查后于19666月在科学通报上发表。

  1974 被重病在身的周总理亲自推荐为四届人大代表,并被选为人大常委。

  1979 完成论文《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将最小素数从原有的80推进到16,受到国际数学界好评。

  1979 应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之邀前往讲学与访问,受到外国同行的广泛关注。

  1981 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

 

袁隆平履历表:

  193091日(农历七月初九)出生于北京协和医院。

  19311936年,随父母居住北平、天津、江西赣州、德安、汉口等地。

  19368月~19387月,在汉口扶轮小学读书。

  19388月~19391月,在湖南省弘毅小学读书。

  19398月~19427月,在重庆龙门浩中心小学读书。

  19428月~19431月,在重庆复兴初级中学读书。

  19432月~19441月,在重庆赣江中学读书。

  19442月~19465月,在重庆博学中学读书。

  19468月~19481月,在汉口博学中学读高中。

  19482月~19494月,在南京中央大学附中读高中(今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19498月~195010月,在重庆北碚夏坝的相辉学院农学系读书。

195011月~19537月,院系调整,并入重庆新建的西南农学院农学系,续读3年至毕业。

  19517月,在西南农学院报名参加空军,体检、政审合格,后因在校大学生更需参加经济建设,而未入伍,继续留校学习。

  19538月,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农学系。服从全国统一分配,来到湖南省安江农校教书。

  19607月,在安江农校实习农场早稻田中,发现“鹤立鸡群”的特异稻株,第二年认识到这是“天然杂交稻”株,而受到启发,面对当时严重饥荒,立志用农业科学技术击败饥饿威胁,从事水稻雄性不育试验。

  197810月,晋升为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1995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5745-406312.html

上一篇:造粒没造好,“孵化”出小鸡雏
下一篇:由修理计算机想到科研及其它
收藏 IP: 123.185.220.*| 热度|

6 刘全慧 陈安 丛远新 罗岚 赵国求 蔡龙龙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9: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