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火用中医眼看世界,今天就谈一下男女两性在衰老过程中的差别——
《内经》认为,男女性别不同,其生长壮老的过程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尤其是男女衰老期的表现与机理也有所不同。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而男子“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女子三十五岁开始便显露出衰老的征兆,渐至四十九岁左右进入绝经期而身体逐步衰弱;男子从四十岁开始有衰老征象,渐至六十四岁左右而体内精气逐步衰竭。由此可知,男女两性所出现衰老期的年龄时段、外在表现、衰老的机理,各有不同。
(1)男女衰老期的年限不同。女子从三十五至四十九岁,进入衰老期阶段。而男子从四十岁至六十四岁,进入衰老期阶段。在男、女衰老过程中,从开始相差五年,到所经历的衰老过程,直到生殖机能丧失为止,已经相差十五年。说明女性在体质与功能方面,以及抗拒衰老的能力方面,均不如男性。而且,男性的生殖机能相对于女性来说,更强盛一些,维持的时间也比较长。
(2)男女衰老的表现和程度不同。女子衰老从面部开始,表现为面部皮肤发黄,干燥少泽,容易出现细小皱纹、暗斑等。其次,出现头发稀疏脱落。随后,渐至颜面干枯无泽,皱纹增多加深,甚至面色晦暗、头发苍白、性功能减退、绝经、丧失生育能力。
男子衰老从头发开始,表现为头发脱落稀疏、拔顶、秃顶。其次是牙齿松动,失去往日的光泽。随后,逐渐会有面部出现皱纹、两鬓斑白、身体笨重、行动迟缓、头发和牙齿脱落、性功能减退、丧失生育能力。
在衰老表现的程度上,女子衰老在头面部和形体上会发生很大变化,出现容貌及身体变形、头发苍白。男子衰老在齿发及筋骨方面表现明显,容易出现秃顶光头、牙齿脱落、运动功能衰退等。
(3)男女衰老的机理不同。女子衰老从“阳明脉衰”开始,阳明经脉虚衰,则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而气血虚弱,不能输送营养上达于头面部,则面部皮肤失养,表现为干燥少泽,易现细小皱纹。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又肾的精华表现在头发上,血虚则不能滋养于发,肾精不足则不能上荣于发,所以就会表现出头发稀疏而苍白。女子的月经及生殖机能,取决于肾中精气(尤其是天癸),并与任脉、冲脉密切相关。肾虚(天癸竭)加之任脉、冲脉气血虚衰,则出现月经停止来潮而绝经,形体与脏腑功能逐渐衰弱。
男子衰老从肾开始,因为肾藏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齿为骨之余,所以,男子在四十岁以后,肾气虚衰,渐至肾精衰少而骨枯髓减,表现为头发脱落、牙齿枯槁无泽,甚至脱落。肝肾同源,肾精不足也会引起肝阴不足,肝主筋,则“筋不能动”,筋骨衰弱,运动功能减退,出现动作迟缓、关节僵硬、步履蹒跚、行走障碍。
(4)男女养生的侧重点不同。肾中精气的盛衰与人体的生、长、壮、老过程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着人的生殖机能与性功能,中医养生以保养肾气为重。中医临床辨证论治小儿发育不良、妇人不孕、男子不育等疾病,也多从补肾论治。现代研究提示,补肾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因此,保养肾气是男女两性养生共同遵守的原则[1]。
其中,女性养生侧重调节体内任冲二脉的作用,有“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之说,重视冲脉与女性月经周期,任脉与孕育胎儿之间的密切关系。还要注重养颜,重点以补益脾胃、保养气血为主。
男性养生侧重养阳和护肝。肝肾同居下焦,肝主筋,主藏血,肾主骨,主藏精,精血同源,肝肾之间互相影响、密切相关。中医治疗老年病,以及养生防衰,常从补益肾阳和滋补肝肾入手。还要重视头发和牙齿的保健,防止用力过度、超强度劳作、房劳损伤、嗜酒无度等损害肝肾的行为。
据2010年多家媒体报道,美国某大学一位教授为期七年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人的衰老始于27岁。《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论述人的生长衰老生理过程,即女子“三七”(21岁)、男子“三八”(24岁)是处于“肾气平均,真牙生而长极”的最佳状态,这与美国教授研究的“12项测试中9项成绩都是在22岁时为最佳”的结果不谋而合。而女子“五七”(35岁)、男子“五八”(40岁)则开始出现衰老征兆,这与美国教授研究的“所有能力在42岁左右开始走下坡路”的结论也是吻合的[2]。
相信未来人们还会有更多的发现,来论证《黄帝内经》是中华文化遗产中最优秀的经典著作,让世人见证先贤睿智的同时,还会获取更多的智慧、力量和技术,让人类活的更健康快乐!
参考文献:
[1]张焱.《黄帝内经》中的长寿之道[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0.
[17]牛淑平.《黄帝内经》与上古文明奇迹[N]. 中国中医药报,2016-10-14(008).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5: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