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得以前有作文题目就是议论青年人是该扫一屋还是要扫天下。俺以为这个问题即便在今天看还是颇有深意的。比如,回答教育的目的,到底是培养人还是就业?扫一屋,可以理解为愿意并能够完成一些具体的事情,侧重解决现实问题,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追求目标;扫天下,可以理解为志存高远,追求梦想,或解读为实现一个人的综合培养,“人”的培养问题若能解决,就业自然不在话下。可是,现实条件下,若只能二选一,你怎么选?
对于芸芸个体而言,实现人的全面培养和提升自然再好不过,但理解这些来总还是让很多人担心,会很自然的要考虑现实的就业。这是无可厚非的选择。“扫一屋”很可能更让人放心——从蓝翔出来靠自己的劳动和技术养活自己,当然是好样的!
大学之大,在于境界。自然也包括了对人的培养目标。当前教育体制和社会环境鼓励大学自愿实施“扫天下”的培养目标么?我看未必。即便985,甚至顶尖的几个学府。境界脱离不了现实的羁绊,唯有对GDP的高度一致的响应罢了。今后或许能改?如是,境界自然也会上去的。
最糟糕的还是“上不沾天,下不着地”的局面;而这恐怕却是眼睁睁的现实写照。不愿意扫一屋,也没有扫天下。眼不高,手很低。而今,大多数高等教育机构培养的目标——看上去不高不低的目标——也没有真正实现。莫说完成“人”的培养目标,即便最现实的“就业”目标还有不小的路要走(符合社会需求的)。
科技创新与实现都需要人来完成,而这个人既包括扫一屋的,也包括扫天下的。不仅教育和科技,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各行各业都需要合格的接班人,也因此社会需要“扫一屋”的人;而社会乃天下人的社会,也非仅考虑一亩三分地,教育培养年轻人成为可且能“扫天下”的一代,自然也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必然要求。其实,本质上说扫一屋和扫天下都是需要的,一个人同时拥有自然再好不过;两者本不该割裂与扭曲。关于这个理,位高权重者,首当高瞻远瞩、洞悉明察;而作为教育者、教育机构和学子们而言,亦应清楚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各自的使命,不必怨天尤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21: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