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天,科学网一些博主对学术造假这一社会事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从不同角度做了热烈的讨论【1-3】。回复他们留言的时候,感到言犹未尽,索性开个贴,谈谈个人看法,与大家一起交流。
这里仅限于探讨高校学生这一主体,而且针对治理解决。
先表明自己的一个基本看法:高校学生是未来社会各行各业所需人才的重点培养对象。基于此,毕业论文做否,是本科生做还是研究生需要做,以及学习掌握什么的确都是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但是,严峻而又尴尬的现实问题既然出来了,总要想办法面对吧。个人以为撇开国家教育制度和政策等宏观层面的综合问题需要改革外,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的关键问题入手解决:
1、主体责任。显然,学校和老师应该是负责监管的主力。学校层面,研究制定学术规范和毕业要求等,并配套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措施;老师方面,严格实施落实,设置和保留好底线,不可姑息迁就。
2、教育为先。“先君子,后小人”、“先礼后宾”,凡事教育在前,提醒和警示重要性相当重要。至少让别人知道是怎么回事。方舟子的妻子之所以坦然,恐怕理由之一就是当时并没有这样严格的学术要求和规范,或者没有人及时告诉和指出来。否则不会成为唯一得“优”的。不知者,不为过,已经“过了”你再去说别人,的确在教育环节中肯定存在需要检讨的地方。
3、惩罚制度。“有令必行”,早在很久以前的孙子时代就已经有了经典故事。今天的法律准则“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样读起来很顺溜。类比用在这里分析个人以为也是合适的。当时发现就处理解决,而不可姑息迁就;总是事后算老账的话,威信和说服力显著下降。
综上,学生学术剽窃与造假应高度重视,当然要有重点方向或者说找到关键问题,所谓蛇打七寸么。
延伸阅读:
1、曾庆平.警惕学生剽窃和造假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2、李福洋.学术打/揭假不宜扩大化
3、李维.说说大学生不必写毕业论文的“边界条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50359-439961.html
上一篇:
片面的真理——兼议学术造假事件的围观现象下一篇:
“趣”从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