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宝亮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bl604

博文

2013 ChinaNano 会议上注意到的几个现象

已有 8306 次阅读 2013-9-7 18:55 |个人分类:闲谈|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现象, 2013, chinanano

     9月5日-7日,两年一度的ChinaNano国际纳米科学与技术大会在北京召开,我也有幸参加了这次纳米领域的盛会,在会议上发现几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也可以说是感受吧,无所谓褒贬,只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说的有失偏颇的地方,也请大家见谅。

     一是做锂电的真多,各种各样的材料,氧化物、多元氧化物、碳管、石墨烯、多孔材料及这些材料相互之间的各种复合,都被拿来做了电极,从口头到墙报,夸张点的话可以说是铺天盖地,真的是很多,不清楚为什么?大家是都认识到了锂电技术的重要?还是锂电的表征好发文章?还是锂电作为材料的应用做起来比较容易?

     二是做石墨烯很多,石墨烯作为一个比较新颖的材料,引起了一大批研究人员的注意,但做石墨烯合成的几乎看不到了,都在做应用,做锂电的要做电极、做催化的要做载体、还有人用做材料增强,反正是种种复合、种种应用,似乎成了"万金油",哪儿都能抹一点,不知道是大家都对这个新材料很感兴趣,想极力拓展它的应用?还是大家都想搭一趟石墨烯的便车,赶一下时髦,发几篇好文章?还是二者兼而有之?不知道这算是好的趋势,还是不好的趋势?

     三是做TiO2的还是很多,这个让我觉得稍微有点意外,TiO2经过前几年的种种掺杂、敏化、复合,本以为做的人不会太多了,没想到还是有那么多人在做,但值得注意是大家的工作明显比以前更加深入、细致了,这个现象我个人觉得很好。看来还是需求能牵引科研啊,太阳能的广阔前景让大家不折不挠、孜孜不倦地对TiO2系列材料进行着更为深入的研究。

     四是觉得国内学者做的东西和国外更接近了,不管是从内容还是从水平上,似乎差距都缩小了,当然我指的是我熟悉的小领域,整个纳米领域我自知还没有资格置喙,不过以小见大,冒昧忖度一下,也应该差不多,不知道是国内的科研水平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大家的不懈努力下真的取得进步了?还是跟踪前沿的脚步更加亦步亦趋了?    

     五是中国学者发问多了,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现象,国内的教育环境造就了服从的中国孩子,自然也造就了没有问题,或者有问题不敢问的中国学者。但在这次会议上似乎看到了改观,在几个分会场都有大家抢着问问题的情况,不仅仅是比较牛的老师问,也有很多面孔稚嫩的学生问,尽管有很多人的英语都是磕磕绊绊的,但这种勇于发问的精神,我觉得真的很好。

     六是很多墙报的作者对自己的墙报似乎并不上心,不少展板竟然一直空着,让我很难理解,既然都跑过来参加会议了,为什么连自己的墙报都懒得贴呢?会议本来就是来交流学习的,墙报题目印到了会议的摘要里,就相当于预报了节目,但到了时间没有演出,似乎对喜欢这个演出的观众和自己都不太负责。

     七是没想到口头报道还有好几个爽约的,让人觉得很不爽,7日的报告我感兴趣的不是很多,但偏偏就有两个爽约的,一个还是分会的邀请报告,分会主席似乎并不知道报告人没来,还在那儿寻觅了一下,真是让人大跌眼镜。另外一个口头报告也不知道怎么的就被替换了,没有见通知,也没有见提示,就突然上了另外一个人,讲另外一个题目。虽然6日也有替换的口头报告,报告厅门门口都提前贴了通知,但7日的这两个不知道算是怎么回事?

     八是觉得有些高影响因子论文多的科学家像明星,有很多粉丝,这个其实也很容易理解,只不过觉得这次会议上更为明显,甚至有位学者的报告,听众多到几乎挤不进去,也看到几个高产作者报告结束后被同学们围了几层,要走开的时候,还被意犹未尽的粉丝们追着再问几个问题,很有明星范儿,这个没有褒或者贬的意思,只是觉得是个有意思的现象。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4859-722894.html

上一篇:喜闻师弟获得青年基金支持,真心替他高兴
下一篇:不靠谱儿的AA航空
收藏 IP: 118.195.65.*| 热度|

9 曹聪 木士春 李孔斋 蒋迅 汪晓军 徐耀 蒋敏强 穆仕芳 强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09: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